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连木通丸

黄连木通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黄连木通丸

药方名称黄连木通丸

处方黄连(二两)木通(一两半)

炮制上为末,用生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火证通治。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丸,食后用灯心汤下,日三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儒门事亲》卷十二:黄连木通丸

药方名称黄连木通丸

处方黄连2两,木通半两。

制法上为末,生姜汁打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心经蓄热,夏至则甚。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灯心汤下,每日3次。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猜你喜欢

  • 擦舌吐痰方

    药方名称擦舌吐痰方处方酸梅草。制法采取苗叶,洗净晒干为末,醋调。功能主治能除肢固之痰,频用不伤胃气。主痰在膈上。用法用量用新羊毛笔蘸药擦舌根上。能吐胸膈之痰,如左胁有痰,药擦舌左,右亦如之。倘痰在背,

  • 加味防风汤

    《证治汇补》卷八:加味防风汤药方名称加味防风汤处方麻黄、防风、苍术、川芎、藁本、羌活、白芷、桔梗、芍药、甘草。功能主治升阳散湿。主风邪时疫致下痢,兼有表证者。用法用量《医略六书》本方用麻黄一钱半,苍术

  • 三子散

    药方名称三子散处方诃子200g川楝子200g栀子200g来源系蒙古族验方。性状为姜黄色的粉末;气微,味苦、涩、微酸。炮制以上三味,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即得。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用于温热,血热,

  • 安胃汤

    《脾胃论》卷下:安胃汤药方名称安胃汤处方黄连(拣尽,去须)五味子(去子)乌梅(去核)生甘草各1.5克 熟甘草0.9克升麻梢0.6克功能主治汗出过多,致半身不遂,偏风痿痹。用法用量上药哎咀,分作二服。每

  • 柴胡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柴胡散药方名称柴胡散处方石膏、黄芩、甘草、赤芍药、葛根,各一两;麻黄(去根.节)、柴胡(去苗),各半两。炮制上捣罗为散。功能主治治小儿伤寒壮热,头痛体疼,口干烦渴。

  • 木香橘皮丸

    药方名称木香橘皮丸处方木香7.5克丁香7.5克 陈橘皮(去白)青橘皮(去白)京三棱(炮,切)蓬莪术(炮,切)乌梅(连核用)各30克肉桂(去粗皮)15克 缩砂仁15克黑牵牛(微炒)3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 茯苓二陈汤

    药方名称茯苓二陈汤处方半夏5钱,陈皮2钱5分,白茯苓4钱,生甘草1钱半。制法上锉。功能主治和胃气,化痰涎。主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3片,水煎服。摘录《婴童百问》卷二

  • 莱菔子粥

    《老老恒言》:莱菔子粥药方名称莱菔子粥处方莱菔子末15克粳米100克制法将莱菔子与粳米同煮为粥。功能主治化痰平喘,行气消食。适用于老年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用法用量早晚餐,温热食。摘录《老老恒言》《寿世

  • 大小茴香丸

    药方名称大小茴香丸处方大茴香1两,小茴香1两,吴茱萸1两,川楝子(去核)1两,川椒1两。制法上为末,连须葱白8两,同药捣成饼子,晒干,用粘米半升,同药饼捣碎,微火炒黄,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

  • 加减分消丸

    药方名称加减分消丸处方人参3钱,萝卜子3钱,陈皮3钱,厚朴3钱,猪苓3钱,泽泻3钱,白术4钱,茯苓4钱,黄连4钱,苍术4钱,半夏4钱,枳实4钱,姜黄1钱,炙甘草1钱,砂仁1钱,干姜1钱,黄芩5钱,山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