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丹膏

黄丹膏

《圣惠》卷六十三:黄丹膏

药方名称黄丹膏

处方黄丹24两(微炒,细罗),麻油2斤半,猪脂8两(腊月者),松脂4两,紫花1两(去土),当归1两,防风1两(去芦头),黄芩1两,莨菪子2两,棘针49枚(头曲者),青绯帛各2尺(烧灰),人粪灰1两,青柏叶1两,蜥蝎7枚,乱发如鸡子大,蜡3两,葱(并根)20茎。

制法上锉,先下油脂于锅内煎令熔,次下药,以文火煎半日,次下松脂、蜡,候香熟,以绵滤去滓,都入药油于锅中,纳黄丹,不住手搅令匀,候色变紫色,收得油方尽,软硬得所,用瓷盒盛。

功能主治内消止痛。主痈疽发背,痈肿丹毒,一切疮疖。

用法用量摊在故帛上贴之。

摘录《圣惠》卷六十三

《疡科选粹》卷五:黄丹膏

药方名称黄丹膏

处方黄丹(淘洗7次净)1两5钱,黄连5钱,川芎5钱,海螵蛸3钱,轻粉、朝脑、水龙骨

制法上为极细末,以生桐油调为膏,夹纸做成,着肉面针刺数十孔。

功能主治臁疮。

用法用量方中轻粉、朝脑、水龙骨用量原缺。

摘录《疡科选粹》卷五

普济方》卷三○○:黄丹膏

药方名称黄丹膏

处方巴豆21粒(去壳),清油2两,黄丹1两半。

制法清油煎豆黑色,去豆,用黄丹入油慢火熬,搅匀作膏。

功能主治脚折(脚皲)。

用法用量煎冬橘叶汤洗净涂之。

摘录普济方》卷三○○

《圣惠》卷六十三:黄丹膏

药方名称黄丹膏

处方黄丹7两,蜡2两,白敛2两(锉),杏仁3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研),乳香2两(末),黄连1两(锉)生油1升。

制法前3味以生绵袋盛,入油,慢火熬半日,滤出,下黄丹,以柳木蓖搅,候变黑,膏成,入蜡、乳香更熬,硬软得所,用瓷盒内盛。

功能主治一切痈疽发背,疼痛不止,大渴闷乱,肿硬不可忍。

用法用量故帛摊贴,每日换2次。

摘录《圣惠》卷六十三

方出《圣惠》卷三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九:黄丹膏

药方名称黄丹膏

处方黄丹半两,舍上黑煤半两(细研)。

制法上药人蜜调,用瓷盏盛之,以文武火养,候成膏。

功能主治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涂疮上。

摘录方出《圣惠》卷三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九

普济方》卷二九九:黄丹膏

药方名称黄丹膏

处方黄丹4两,蜜1两。

制法上药熬成膏。

功能主治口疮。

用法用量涂口内。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九

猜你喜欢

  • 复苏汤

    药方名称复苏汤处方三七6克龙骨9克珍珠粉0.6克厚朴6克朱砂3克琥珀6克血竭9克枳壳6克麝香0.6克 菖蒲6克功能主治治重伤之后,人事不省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林如高正骨经验》

  • 犀角地黄汤合白虎汤加减

    药方名称犀角地黄汤合白虎汤加减处方生地15克,赤芍9克,丹皮15克,紫草15克,双花15克,土茯苓30克,生苡仁30克,蛇蜕12克,黄连6克,荆芥炭6克,生石膏30克,知母15克,生甘草6克。功能主治

  • 法炼石灰散

    药方名称法炼石灰散别名地黄散处方地松、地黄苗、青蒿、苍耳苗,赤芍药5两(捣研,入少许水,浓换取汁),石灰3升(新者),生艾汁3合,黄丹2两半(后入)。制法取5月5日,或7月7日,于日中修合;以前药汁,

  • 疏风止嗽汤

    药方名称疏风止嗽汤处方荆芥穗4.5克 苏薄荷3克 光杏仁6克 广皮红2.4克百部4.5克 清炙草1.8克紫菀6克白前4.5克功能主治治重伤风,头痛身热,恶风怕冷,鼻塞声重,咳嗽清涕,痰多白滑而稀,或自

  • 魂停汤

    药方名称魂停汤别名魂停散处方白芍药1两,桔梗1两,人参1两,茯苓1两,诃子1两,丁香1两,甘草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脾脏劳极。用法用量魂停散(《医统》卷四十六)。方中白芍药,《医统》作“白药子”。

  • 大百劳散

    药方名称大百劳散处方蛤蚧1对(蜜炙),元卅鳖甲1个(去裙,醋炙),附子1两,人参1两,柴胡1两,川干姜1两,白茯苓(去皮)1两,白术1两,茴香1两,青皮(去白)1两,杏仁(去皮尖)1两,知母1两,贝母

  • 凉血润燥饮

    药方名称凉血润燥饮处方生地30g,丹皮9g,紫草15g,茜草12g,黄芩9g,大青叶15g,玄参9g,麦冬6g,石斛9g,花粉9g,蒺藜9g。功能主治凉血清热,滋阴润燥。主毛发红糠疹,头皮、颜面、双肘

  • 儿茶轻粉散

    药方名称儿茶轻粉散处方儿茶3g,鸡内金3g,轻粉1.5g,冰片1g。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女阴溃疡。用法用量外敷。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辰香散

    药方名称辰香散处方香附子10钱,辰砂3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气滞上逆,寒热头痛。用法用量白汤搅服。摘录《观聚方》卷三引蓝溪公定方

  • 糯米山药粥

    药方名称糯米山药粥处方生山药50克 川断杜仲苎麻各25克糯米50~100克制法先煎川断、杜仲、苎麻根,去渣取汁,后入糯米及捣碎的山药,共煮为粥。功能主治固肾益气安胎。适用于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而有脾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