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颠茄浸膏

颠茄浸膏

药方名称颠茄浸膏

来源颠茄草经加工制成的浸膏。

性状为灰绿色的粉末。

炮制颠茄草粗粉1000g,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85%乙醇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以每分钟1~3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约3000ml,另器保存,继续渗漉,俟生物碱完全漉出,续漉液作下次渗漉的溶剂用。将初漉液在60℃减压回收乙醇,放冷至室温,分离除去叶绿素,滤过,滤液在60~70℃蒸发至稠膏状,加10倍量的乙醇,搅拌均匀,静置,俟沉淀完全,吸取上清液,在60℃减压回收乙醇后,浓缩至稠膏状,取出约3g,照[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生物碱的含量,加稀释剂适量,使生物碱的含量符合规定,低温干燥,研细,过四号筛,即得。

功能主治抗胆碱药,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道、肾、胆绞痛等。

用法用量口服,常用量,一次10~30mg,一日30~90mg;极量,一次50mg,一日150mg。

注意青光眼患者忌服。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钱氏白术散

    药方名称钱氏白术散处方人参、白术(不见火)、木香(不见火)、白茯苓(去黑皮)、藿香(去土.梗)、甘草(炙),各一两;干葛二两。炮制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小儿脾胃久虚,呕吐泄泻,频并不止,津液枯竭,烦渴多

  • 淡竹沥粥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六:淡竹沥粥药方名称淡竹沥粥处方淡竹沥20毫升石膏30克(捣碎)黄芩23克(捣,研)粟米30克 蜜10毫升功能主治主风热内扰,心膈烦闷,或小便赤涩。用法用量先用水750毫升,煎石膏

  • 黄蛤散

    药方名称黄蛤散处方黄柏4两,蛤粉4两,轻粉5钱。制法上为细末,过罗。功能主治祛热燥湿,解毒止痒。主皮肤湿疮,瘙痒溃烂,破流黄水。用法用量用花椒油调敷患处。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 理气丹

    药方名称理气丹处方当归5钱,沉香1钱,滑石1钱,石韦(去毛)1钱,王不留行1钱,白芍7钱半,冬葵子7钱半,陈皮1钱半,甘草1钱半。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气淋。丹田胀满,气滞难通。用法用量每服2钱,煎大麦

  • 加味香薷丸

    药方名称加味香薷丸处方香薷草4两,白扁豆(炒)2两,广皮2两,粉甘草5钱,宣木瓜2两,白术2两,白茯苓2两,泽泻2两,猪苓2两,藿香2两,滑石1两,川连1两,朱砂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3钱。

  • 蠲毒丸

    《杨氏家藏方》卷五:蠲毒丸药方名称蠲毒丸处方巴豆1钱(取霜),丁香7个,胡椒49粒,斑蝥2个(去翅足)。制法上为细末,烂饭丸,如小绿豆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九种心痛。用法用量每服2丸,温醋汤送下,不拘

  • 归命膏

    药方名称归命膏处方野生茄子(熟黑者,取子)不拘多少。制法烂研取汁,以绢滤滓,入大银盂内,慢火熬成稀膏,以细青竹枝子(去叶)5-7茎扎聚,不住手搅,候成稀面糊,收之。功能主治发背,或赤不赤,有头无头,或

  • 丁香当归丸

    药方名称丁香当归丸处方当归、母丁香、牡丹皮、红花(并生)、肉桂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妇人血气之病,腹中作块者。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摘录《鸡峰》卷十六

  • 凉心清肝汤

    药方名称凉心清肝汤处方生地、当归、白芍、炒山栀、丹皮、丹参、扁柏叶、川连、生甘草。功能主治双目流血。用法用量灯心10寸为引。摘录《疡医大全》卷十

  • 伏翼丸

    药方名称伏翼丸处方蜘蛛5枚(大者,去脚,研如膏),蛇蜕皮1条(全者,烧灰),蝙蝠1枚(炙令微焦),麝香半两(细研),鳖甲1枚(涂醋,炙令黄,去裙襕)。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以蜘蛛膏入炼蜜为丸,如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