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防风饮子

防风饮子

兰室秘藏》卷上:防风饮子

药方名称防风饮子

处方细辛3分,蔓荆子3分,葛根5分,防风5分,当归身7分半,炙甘草1钱,黄连1钱,人参1钱。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

功能主治去内热火邪。主倒睫拳毛;白眼痛。

用法用量原机启微》有黄耆,无黄连

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足太阴、阳明药也。参、甘以补其气,归身以濡其血,黄连以清其火,防、葛以散风热,细辛入少阴而润肾,蔓荆走头面而升阳。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普济方》卷三六一:防风饮子

药方名称防风饮子

处方防风羌活、白附、甘草川芎、白茯苓全蝎人参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变蒸惊悸,焦啼(??)乳,手足抽掣。

用法用量每服1钱,加钩藤同煎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一

《赤水玄珠》卷十二:防风饮子

药方名称防风饮子

处方黄耆附子甘草苍术陈皮羌活防风桔梗各等分。

功能主治痹证,项筋急痛,诸药不效者。

用法用量每服5钱,加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二

幼幼新书》卷三十七引《惠眼观证》:防风饮子

药方名称防风饮子

处方防风1两,甘草1两(炙),连翘1两,山栀子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风虚疮癣。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5分,煎3-5沸,去滓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七引《惠眼观证》

张氏医通》卷十五:防风饮子

药方名称防风饮子

处方蔓荆子1钱半,黄耆(生)1钱半,黄连1钱半,甘草(炙)1钱,防风1钱,葛根1钱,细辛3分。

功能主治倒睫拳毛,眦睑赤烂。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中国医学大辞典》引作“防风饮”。

虚人,加人参1钱,当归7分。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猜你喜欢

  • 栀子柏皮汤

    药方名称栀子柏皮汤别名柏皮汤(《鸡峰普济方》卷十)。处方栀子10克(劈)甘草3克(炙)黄柏6克功能主治治伤寒身黄发热。用法用量以水400毫升,煮取25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摘录《伤寒论》

  • 陈米丸

    药方名称陈米丸处方陈仓米(生)1斤,白背木耳(生)1斤,蜂蜜(生)1斤。制法仓米、木耳晒干研末,生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一切痔疮漏管。用法用量每服4-5钱,空心开水送下。服至3-4月,痔管自然脱

  • 防风导赤散

    《医林纂要》卷九:防风导赤散药方名称防风导赤散处方生地黄、木通、防风、甘草、黄苓、赤芍、羌活各等分。功能主治小儿初见惊搐之证,而热尚浅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竹叶3片、灯草3茎,水煎服。热不甚者,去黄

  • 普济丹

    药方名称普济丹处方生熟大黄僵蚕各90克制法上药为末,生姜汁糊丸,每丸重3克。功能主治治温疫发热头疼,疟疾,痢疾。用法用量大人1丸,小儿半丸,用井花水送下。摘录《仙拈集》卷一引(世德堂方》

  • 大益母丸

    药方名称大益母丸处方益母膏8两,当归4两,白芍4两,川芎4两,肉桂3钱,广木香2两。制法上为细末,用益母膏打和为丸,分作90粒,每粒约干重2钱。功能主治调经止痛。主经行不畅,少腹疼痛。用法用量每服1丸

  • 祛风解毒汤

    药方名称祛风解毒汤处方黄连3克黄芩3克赤芍3克枳壳(麸炒)3克黄柏3克槐花3克连翘4.5克大黄(酒蒸)4.5克苦参4.5克制法上锉。水煎,空腹时服,或为末,水泛为丸。功能主治治痔疮肿痛初起。用法用量每

  • 济阴至宝丹

    药方名称济阴至宝丹处方当归(酒洗)1钱,白芍(酒洗)8分,白茯苓(去皮)8分,白术(去芦)1钱,陈皮8分,知母8分(生用),贝母8分(去心),香附(便制)8分,柴胡(酒炒)3分,薄荷3分,地骨皮(去皮

  • 理湿止痒扑药

    药方名称理湿止痒扑药处方地肤子1两,僵蚕5钱(炒),白鲜皮5钱,白芷3钱,荆芥穗5钱,茵陈5钱,败酱草5钱,白矾3钱(煅),益元散5钱。制法上为极细末,装布袋内。功能主治祛风理湿止痒。主用法用量随便擦

  • 蚕沙蒸方

    药方名称蚕沙蒸方处方醇酒3升,蚕屎5斗。制法以3升醇酒,拌蚕屎5斗,用甑蒸热。功能主治风冷气闭,及近感瘫风人。用法用量于暖室中,铺于油单上,令患风冷气闭及近感瘫风人,就所患一边卧,看温热厚盖覆,汗出为

  • 莨菪浸方

    药方名称莨菪浸方处方莨菪根。功能主治恶刺。用法用量上煮水浸之,冷即易。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