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藿香养胃汤

藿香养胃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藿香养胃汤

药方名称藿香养胃汤

处方藿香白术茯苓神曲(炒)乌药(去木)缩砂仁薏苡仁(炒)半夏人参各15克荜澄茄甘草(炙)各11克

制法上药共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胃虚不食,宗筋失养,四肢痿弱,不能行立,遂成痿躄。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枚,同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

《三因》卷九:藿香养胃汤

药方名称藿香养胃汤

别名养胃汤

处方藿香半两,白术半两,白茯苓半两,神曲(炒)半两,乌药(去木)半两,缩砂仁半两,薏苡仁(炒)半两,半夏曲半两,人参半两,荜澄茄3钱半,甘草(炙)3钱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胃虚不食,四肢痿弱,行立不能,皆由阳明虚,宗筋无所养,遂成痿躄。阳明经虚,不荣肌肉,阴中生疮不愈。

用法用量养胃汤(《嵩崖尊生》卷十三)。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胃虚气滞,挟寒湿下注阴中,经久不化,故阴内生疮不愈焉,霍香温中开胃,人参补气扶元,白术健脾燥湿,夏曲燥湿醒脾,茯苓渗湿气,神曲消滞气,乌药散浊气,荜拨温寒气,米仁健脾渗湿气,甘草和胃温中气,砂仁醒脾调胃气,姜、枣调和营气以振血气也。水煎温服,使脾胃调和则寒湿自化,而子室肃清,何阴内生疮之足患哉。

摘录《三因》卷九

《万氏家抄方》卷二:藿香养胃汤

药方名称藿香养胃汤

处方藿香1钱,陈皮1钱,厚朴(姜汁制)1钱,苍术(米泔水浸炒)1钱,甘草(炙)5分,半夏(姜汁制)1钱5分,白术1钱2分。

功能主治胃气不和作呕,及冬月胃受寒冷,呕吐不止者。

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5片,煎8分,通口服。

元气虚者,加人参1钱,干姜(炮)1钱。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二

猜你喜欢

  • 解毒散

    《医学纲目》卷三十七:解毒散药方名称解毒散处方赤小豆、木鳖子、橡(木斗)子、南星、大黄、朴消。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黑斑红斑,疮痒瘾痒。用法用量用慈姑、薄荷、靛青和蜜水调,涂患处,外用雄黄围之,却服

  • 恶实叶菹

    药方名称恶实叶菹处方恶实叶(嫩肥者,切)1斤,酥半两。功能主治中风,烦躁口干,手足不随,及皮肤热疮。用法用量上先以汤煮恶实叶3-5沸,取出以新水淘过,布绞去汁,入于五味汁中,略煮点酥食之。摘录《圣济总

  • 肺肾两益汤

    药方名称肺肾两益汤处方熟地2两,人参1两,麦冬1两,三七根(末)3钱。功能主治肺肾两经之亏火乘隙而外越,皮毛中出血,或标出如一线,或渗出如一钱,或出于头上,或出于身中,或出于两胫之间。用法用量水煎服。

  • 益元散

    《中国药典》:益元散药方名称益元散处方滑石600g甘草100g朱砂30g性状本品为浅粉红色的粉末,手捻有润滑感;味甜。炮制以上三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滑石、甘草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

  • 净水膏

    药方名称净水膏处方密陀僧2分,瓜蒌根2分,麝香2分,皂角2分,附子半两,防风半两,莨菪子半两,朱砂半两,土消半两,紫参半两,芎?半两,槟榔半两,桂心半两,龙脑半两,黄腊半两,芫花半两,丁香少许,油5两

  • 止痛托里散

    药方名称止痛托里散处方乳香没药三七苏木末白术各3克红花1.5克当归尾黄耆熟地黄各6克肉桂0.9克(后入)琥珀末1.5克(冲服)功能主治治用于骨折整骨手术后局部肿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伤科大成》

  • 戒烟膏

    药方名称戒烟膏处方明党参4钱,云茯苓4钱,黄耆(炙)4钱,潞党参4钱,玉竹(炙)4钱,炮姜炭4钱,罂粟壳4钱,杜仲(炒)4钱,橘红4钱,枸杞4钱,旋覆花(绢包)2钱4分,甘草(炙)2钱4分,法半夏2钱

  • 乳姜汤

    药方名称乳姜汤处方乳香末6克生姜自然汁6克功能主治治寒疝气上冲,中脘筑痛。用法用量上药以水350毫升,同煎三五沸,通口服。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五

  • 赴筵微

    药方名称赴筵微处方黄连、黄柏、细辛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口疮。用法用量搽之。涎出吐去。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九

  • 白霜丸

    药方名称白霜丸处方铅白霜半钱,人参半钱,茯苓半钱,麝香少许。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青豆大。功能主治镇心惊。主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卷三七四引作“铅白霜丸”。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引《吉氏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