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点眼黄连煎

点眼黄连煎

《圣惠》卷三十二:点眼黄连煎

药方名称点眼黄连煎

处方黄连半两(去须),马牙消1分,蜜半匙。

制法取大梨两枚,剜作坑子,留蒂作盖子,用绵裹诸药末,纳和梨中,以盖子覆之,冬月一伏时,夏月从旦至暮即得,勿令有尘污,取其汁。

功能主治眼赤痛。

用法用量每日点眼3-5次。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圣济总录》卷一○三:点眼黄连煎

药方名称点眼黄连煎

别名黄连

处方甘蔗(汁)2合,黄连(捣碎)半两。

制法上药于铜器中,以慢火养,令汁涸去半,以绵滤去滓。

功能主治眼目暴赤,碜涩疼痛。

用法用量黄连煎(《普济方》卷七十四)。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圣济总录》卷一○四:点眼黄连煎

药方名称点眼黄连煎

别名黄连

处方黄连(去须)3分,甘竹叶1握,乌梅2-7枚,古钱2-7枚。

制法上除古钱外为末,入钱,以水1碗半,渍药半日,煎取7分,绵滤密封,勿泄气。

功能主治风毒目赤痛。

用法用量黄连煎(《普济方》卷七十五)。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圣济总录》卷一○六:点眼黄连煎

药方名称点眼黄连煎

处方黄连(去须)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分作2分,1分瓷器内炒紫色,1分生用,同和;别以木炭灰2钱匕,与黄连同用沸汤半盏浸良久,以细熟绢滤过取汁,瓷器盛,就冷水内,沉令极冷。

功能主治肝热目赤,干涩碜痛。

用法用量点眼中。或更细研少龙脑相和,尤佳。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猜你喜欢

  • 盖体汤

    药方名称盖体汤处方木耳2两,丹皮1两,苏木5钱,小蓟5钱。功能主治杖疮。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五

  • 大补调经汤

    药方名称大补调经汤处方当归2钱,熟地黄2钱,白芍药2钱,川芎2钱,香附(制)1钱,白术1钱,茯苓1钱,黄耆(蜜炒)1钱,阿胶1钱,人参5分,砂仁5分,吴茱萸(炒)5分,陈皮5分,小茴香5分,玄胡5分,

  • 子午丸

    药方名称子午丸处方榧子(去壳)60克 莲肉(去心)枸杞子白龙骨川巴戟(去心)破故纸(炒)真琥珀(另研)芡实苦楮实(去壳)白矾(枯)赤茯苓(去皮)白茯苓(去皮)文蛤莲花须(盐蒸)白牡蛎(煅)各30克制法

  • 金沉膏

    药方名称金沉膏处方云里砂、斑蝥20个,红娘子30个,川山甲5钱(锉),海金沙5钱,乳香3钱(研),没药5钱(研),血竭3钱,桑柴灰5斤,枣柴灰5斤(上二灰一处和)。制法用滚水数碗,淋灰水12碗,入砂锅

  • 伏牛花散

    药方名称伏牛花散处方伏牛花2钱,山茵陈2钱,桑寄生2钱,白牵牛2钱,川芎穷2钱,白僵蚕2钱,蝎梢2钱,荆芥穗4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男女一切头风,发作有时,甚则大腑热秘。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煎1沸,

  • 谷精草汤

    药方名称谷精草汤处方谷精草1.8克白芍荆芥穗玄参牛蒡子连翘草决明菊花龙胆草各1.5克桔梗0.9克制法上药锉末。功能主治治热邪蕴积于肝胆,眼目生翳。用法用量用白水400毫升,灯心10段,煎至240毫升,

  • 川芎三黄散

    药方名称川芎三黄散处方大黄(湿纸裹蒸)、川芎、黄连(净)、黄芩各等分。功能主治实热衄血。用法用量本方改作汤剂,名“川芎三黄汤”(见《产科发蒙》)。摘录《直指》卷二十一

  • 济阴寿子饮

    药方名称济阴寿子饮处方人参3克(弱者倍之)当归身(土炒)熟地(择大者,酒拌,九蒸九晒)白术(土炒)各6克川芎2.4克紫苏陈皮炙甘草各12克功能主治补气血,益胎元。治妊娠气血两虚者。用法用量上药加大枣1

  • 白末眼药

    药方名称白末眼药处方朵梯(水飞)1两,碗糖霜(净)5钱,大海螺(火煅,为末)1两(水飞)。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云翳。用法用量用少许点眼。摘录《普济方》卷七十八

  • 六安煎

    药方名称六安煎处方陈皮4.5克半夏6~9克茯苓6克甘草3克杏仁3克(去皮、尖,切)白芥子1.5~2.1克(老年气弱者不用)功能主治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及非风初感,痰滞气逆等证。用法用量用水22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