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柏竹沥膏

柏竹沥膏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柏竹沥膏

药方名称柏竹沥膏

别名慈竹沥膏(《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七)。

处方慈竹1段(去两头节)黄柏(去粗皮,刮细者,满填竹内)

制法用砖对立,置竹砖上,两头各安净碗,以干竹火,烧令沥出,尽收之。

功能主治治赤眼障翳。

用法用量以钗股铜箸蘸药点眼。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

《三因》卷十六:柏竹沥膏

药方名称柏竹沥膏

处方慈竹1段(去两头节)、黄柏(去粗皮,刮细者,满填竹内)。

制法用砖对立,置竹砖上,两头各安净碗,以干竹火烧令沥出,尽收之。

功能主治赤眼障翳。

用法用量以钗股铜筷点。

摘录《三因》卷十六

猜你喜欢

  • 定效散

    药方名称定效散处方诃子1两(去核),好腊茶1两,腻粉10筒,麝香少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下疳。用法用量先用汉葱、木贼、川椒3味煎汤,乘热熏疮,候通手洗涤,令脓血净,将药量多少敷之。摘录《卫生总微

  • 小儿感冒颗粒

    药方名称小儿感冒颗粒处方广藿香75g菊花75g连翘75g大青叶125g板蓝根75g地黄75g地骨皮75g白薇75g薄荷50g石膏125g性状为浅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炮制以上十味,地黄、白薇、地骨皮

  • 当归寄生汤

    药方名称当归寄生汤处方当归川芎艾叶白术各3克人参续断桑寄生熟地黄各6克功能主治主气血亏耗,虚热内生,妊娠漏血,脉弦细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时服。摘录《广嗣纪要》卷七

  • 加减香砂六君子汤

    药方名称加减香砂六君子汤处方焦白术3钱,人参3钱,葛根4钱,淡豆豉3钱,广缩砂2钱,陈皮3钱,姜厚朴2钱,木香2钱,甘草2钱。功能主治伤寒食复。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各家论述此方以焦术、人参、甘草健脾胃

  • 二豆散

    《医宗金鉴》卷五十:二豆散药方名称二豆散处方赤小豆(不去皮)豆豉天南星(去皮、脐)白蔹各3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主婴儿脐突,脐忽肿赤者。用法用量用芭蕉汁1.5毫升,调敷肚脐四旁,每日2次。摘录《

  • 青金丸

    《魏氏家藏方》卷二:青金丸药方名称青金丸处方南硼砂(黄色者)15克 川甜消(并别研)真郁金各7.5克 片脑(别研)麝香(别研)各少许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痰涎潮盛咳嗽及小儿

  • 解郁调胃汤

    药方名称解郁调胃汤处方白术1钱,陈皮(盐水洗)1钱,白茯苓(去皮)1两,归尾(酒洗)1钱2分,赤芍(酒浸)8分,川芎6分,生地黄(酒洗,姜汁拌,晒干)8分,香附米8分,神曲(炒)7分,栀子仁(盐水炒)

  • 杨氏神栢散

    药方名称杨氏神栢散处方栢叶(一握.去枝)葱白(一握.同根)炮制上研如泥,用无灰酒一升,同煎一二十沸。功能主治治中风不省人事,涎潮口噤,言语不出,手足亸曳。用法用量去滓温服,不拘时。如不饮酒,分作四五服

  • 豉饼灸方

    药方名称豉饼灸方别名豆豉饼、豉灸法处方豉。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发背、痈疽已溃未溃。用法用量豆豉饼(《外科发挥》卷三)、豉灸法(《伤科汇纂》卷七)。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一

  • 杜隙汤

    药方名称杜隙汤处方人参7钱,当归7钱,穿山甲1片(火炒,为末)。功能主治酒色不禁,恣意纵欲,足上忽有孔,标血如一线者。用法用量先用米醋3升煮滚热,以两足浸之,即止血,后用本方。煎参归汤,以穿山甲末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