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柏叶膏

柏叶膏

圣济总录》卷一三四:柏叶膏

药方名称柏叶膏

别名柏叶散(《普济方》卷三○○)。

处方柏叶(炙干为末)120克杏仁(去皮研)30克 头发30克 盐(研)15克乳香(研)7.5克 黄蜡30克 油700毫升

制法上七味,先煎油沸,次下五味药,以发销尽为度,次下黄蜡搅匀,瓷器中收。

功能主治治冻疮。

用法用量先以冷开水洗疮,以绵裹干,后以药涂,即以软帛包裹,勿令寒气侵入,每日一洗一换,如疮渐愈,即三四日一换。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四

《鸡峰》卷十:柏叶膏

药方名称柏叶膏

处方新柏叶(去木取叶,不要坟墓上者,寺中最佳)3斤。

制法清水淘洗,控干,木臼中捣,旋洒些腊水,只取1-2盏许,俟捣得烂,用新绵滤取自然汁,生绢重滤过,银盂内重汤慢火熬成膏,旋炼旋添白沙蜜2两,俟如稠饴,用新瓶收之。

功能主治吐血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少许,含化。

摘录《鸡峰》卷十

圣济总录》(人卫本)卷一三四:柏叶膏

药方名称柏叶膏

处方柏叶(焙)1两,栀子仁1两,胡粉(研)半两。

制法上为末,以羊髓5-6合,火熔消,和药,以木椎研三五百遍。

功能主治汤火伤。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书(文瑞楼本)作“柏叶散”。

摘录圣济总录》(人卫本)卷一三四

猜你喜欢

  • 甘遂通结汤

    药方名称甘遂通结汤处方甘遂末0.6-1g(冲服),桃仁9g,木香9g,生牛膝9g,川朴15g,赤芍15g,大黄10-24g。功能主治行气活血,逐水通下。主肠梗阻较重,腹胀疼痛,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肠腔

  • 半夏丁香丸

    药方名称半夏丁香丸处方半夏2两(水浸7日,晒干),白矾(烧令汁尽)半两,丁香1分。制法上为末,姜汁煮糊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中焦寒痰。用法用量每服5-7丸,盐汤送下。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 滴露膏

    药方名称滴露膏处方大风子24粒(去皮),江子仁36粒(要肥润者),核桃1个(去皮),水银1钱(炙成泥或成面用)。制法上药前三味用香油炙紫色,入水银细研成膏。功能主治疥疮。用法用量从头顶往下,有疥无疥之

  • 金凤衔珠丸

    药方名称金凤衔珠丸处方蛇床子4钱,母丁香3钱,肉桂3钱,杏仁3钱,白及3钱,吴萸3钱,菟丝子3钱,北细辛3钱,薏苡仁3钱,砂仁3钱,牡蛎3钱,川椒3钱,麝香少许。制法生蜜为丸,如樱桃大。功能主治月经不

  • 大麦面

    药方名称大麦面处方大麦生面(如无,麦糵或白面炒微香亦得)。功能主治乳食过饱,烦闷腹胀,但欲睡。用法用量每次1钱,水调服。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三

  • 加减黄连解毒汤

    药方名称加减黄连解毒汤处方元参3钱,生地黄4钱,黄芩3钱,山栀子3钱,黄连2钱,煅石膏4钱,川大黄6钱,芒消2钱,木通3钱,甘草2钱。功能主治结热触动相火,客于咽嗌,咽喉肿痛,日复一日,水浆不能下咽,

  • 育阴煎加味

    药方名称育阴煎加味处方生地15克,玄参9克,寸冬9克,石膏45克,知母9克,丹皮9克,赤芍9克,蒲公英30克,黄芩9克,白芷9克,怀牛膝9克,大黄9克。功能主治滋肾阴清胃火。主肾衰精乏,胃热蕴蒸。用法

  • 常山草果饮

    药方名称常山草果饮处方常山、草果、半夏、陈皮、厚朴、熟苍术、甘草。功能主治食痰之疟。用法用量饱闷作痛,加炒莱菔子;腹痛,加枳壳。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 加味生姜理中汤

    药方名称加味生姜理中汤处方人参、白术、生姜、甘草(炙)、半夏、陈皮各等分。功能主治恶心。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九

  • 和胃散

    药方名称和胃散处方御米壳(去蒂,蜜浴炒)3两,南青皮(去白)1两,车前子(炒)1两,甘草(生)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冷热不调,泻痢脓血,腹痛后重,水谷不化。用法用量每服2钱,煎橘皮蜜汤调下。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