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木香槟榔丸

木香槟榔丸

《中国药典》:木香槟榔丸

药方名称木香槟榔丸

处方木香50g槟榔50g枳壳(炒)50g陈皮50g青皮(醋炒)50g香附(醋制)150g三棱(醋制)50g莪术(醋制)50g黄连50g黄柏(酒炒)150g大黄150g牵牛子(炒)200g芒硝100g

性状为灰棕色的水丸;味苦、微咸。

炮制上十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行气导滞,泻热通便。用于湿热内停,赤白痢疾,里急后重,胃肠积滞,脘腹胀痛,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3次。

注意孕妇禁用。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木香槟榔丸

药方名称木香槟榔丸

别名槟榔木香丸(《赤水玄珠》卷九)。

处方郁李仁皂角(酥炙)半夏曲各60克槟榔枳壳(麸炒)木香杏仁(去皮、尖)青皮(去白)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另用皂角120克,以浆水搓揉熬膏,更入熬蜜少许和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痰食停积,三焦气滞,脘腹痞满,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每用5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儒门事亲》卷十二:木香槟榔丸

药方名称木香槟榔丸

处方木香槟榔青皮陈皮莪术(烧)黄连(麸炒)各30克黄柏大黄各90克 炒香附牵牛子各120克

制法上为细末,水泛为丸,小豆大。

功能主治行气导滞,攻积泄热。治积滞内停,脘腹痞满胀痛,大便秘结,以及赤白下痢,里急后重等。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生姜煎汤送下。

备注方中木香香附通行三焦气滞;青皮、胨皮疏理肝胃之气;黄连黄柏清热燥湿;槟榔,牵牛下气导滞;莪术破血中滞气;大黄攻积通便。诸药配伍,共奏行气导滞,攻积泄热之功。

按:《御药院方》卷四载本方有枳壳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猜你喜欢

  • 黄连粉散

    药方名称黄连粉散处方黄连、胡粉。制法为末。功能主治热疮,但赤作疮。用法用量敷之。摘录《普济方》卷三○一

  • 天雄酒

    药方名称天雄酒处方天雄60克(炮裂,去皮、脐)杜仲30克(去粗皮,炙微黄)牛膝22.5克(去苗)仙灵脾22.5克乌蛇90克(酒浸,去骨,炙微黄)石斛22.5克(去根)附子22.5克(炮裂,去皮、脐)防

  • 桂枝石膏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桂枝石膏汤药方名称桂枝石膏汤处方桂枝15克石膏知母各45克 黄苇30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疟无他证,隔日发,先寒后热,寒少热多者。用法用量分作三服。每服用水150毫升煎

  • 当归膏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当归膏药方名称当归膏处方当归200克 香油500克 黄蜡60克制法先将香油熬开,入当归煎至焦枯,过滤,入黄蜡,成油脂状即可。功能主治主烫火伤,蛇皮癣。用法用量用时涂患处。摘录《中

  • 还原再造丹

    药方名称还原再造丹处方首产男胎紫河车1具(先用竹刀刮去血,新汲水洗净,炙干,再用甘草8两,人参5钱煎水3碗,慢火煎至1碗,将河车放瓷器内收干,即将瓷器封好,外用黄泥固济,入炭火煅红,冷定,取出如乌金纸

  • 赤小豆茯苓汤

    药方名称赤小豆茯苓汤别名赤苓散、赤小豆散处方赤小豆30枚,茯苓6铢,瓜蒂4铢,雄黄2铢,甘草半两(炙),女萎4铢。制法上切。以水3升,煮小豆、茯苓,取8合汁,捣后四药为散。功能主治黑疸,身体及大便正黑

  • 鹿肉汤

    《千金》卷三:鹿肉汤药方名称鹿肉汤处方鹿肉4斤,干地黄3两,甘草3两,芎?3两,人参2两,当归2两,黄耆2两,芍药2两,麦门冬2两,茯苓2两,半夏1升,大枣20枚,生姜2两。功能主治补乏。主产后虚羸劳

  • 莲肉散

    药方名称莲肉散别名石莲散处方莲肉、益智仁、龙骨(五色者)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便白浊,梦遗泄精。用法用量石莲散(《医学入门》卷七)。摘录《奇效良方》卷三十四

  • 佛手柑粥

    药方名称佛手柑粥处方佛手柑10-15g。功能主治健脾养胃,理气止痛。主年老胃弱,胸闷气滞,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嗳气呕吐等症。用法用量上药煎汤去渣,再入粳米50-100g,冰糖少许,同煮为粥。各家论述佛

  • 黑虎汤

    《疡医大全》卷二十二:黑虎汤药方名称黑虎汤处方玄参1斤,柴胡3钱,生甘草1两。功能主治无名肿毒。用法用量煎汤10碗,再煎汁取3碗,分2日服完。未破者即消,已破者生肌自愈。生头面者,加川芎2两,附子2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