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防风汤

大防风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大防风汤

药方名称大防风汤

处方防风(一钱) 熟地黄(一钱)白术(一钱)羌活(一钱)人参(一钱)川芎(一钱) 黄蓍(一钱)牛膝(一钱)附子(炮.去皮脐.一钱半)当归(酒洗.一钱半)杜仲(姜汁炒.去丝.一钱半) 芍药(一钱半)甘草(炙.半钱)

功能主治去风顺气,活血壮筋;又治痢后脚痛缓弱,不能行履,名曰痢风;或两膝肿痛,脚胫枯细,名曰鹤膝风。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一枚,煎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大防风汤

药方名称大防风汤

处方川芎(抚芎不用)、附子(炮.去皮.脐),各一两半。熟干地黄(洗)、白术防风(去芦)、当归(洗.去芦.酒浸.焙炒)、白芍药、黄杜仲(去粗皮.炒令丝断),各二两。羌活(去芦)、人参(去芦)、甘草(炙)、牛膝(去芦.酒浸.切.微炒),各一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祛风顺气,活血脉,壮筋骨,除寒湿,逐冷气。又治患痢后脚痛痪弱,不能行履,名曰「痢风」;或两膝肿大痛,髀胫枯腊,但存皮骨,拘挛卧,不能屈伸,名曰“鹤膝风”,服之气血流扬,肌肉渐生,自然行履如故。

用法用量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入姜七片,大枣一枚,同煎八分,去滓,温服,空心、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大防风汤

药方名称大防风汤

处方川芎(抚芎不用)附子(炮,去皮、脐)各45克 熟干地黄(洗)白术防风(去芦)当归(洗,去芦,酒浸,焙,炒)白芍黄耆杜仲(去粗皮,炒令丝断)各60克羌活<去芦)人参<去芦)甘草(炙)牛膝(去芦,酒浸;切,微炒)各30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祛风顺气,活血脉,壮筋骨,除寒湿,逐冷气,主痢风,患痢后脚痛痪弱,不能行履;鹤膝风,两膝肿大疼痛,髀胫枯瘦,但存皮骨,拘挛跬卧,不能屈伸。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7片,大枣1枚,同煎至180毫升,空腹时去滓温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百一》卷三:大防风汤

药方名称大防风汤

处方防风(去芦)2两,白术2两,杜仲(去粗皮,炒令丝断)2两,川当归(洗)2两,熟干地黄(洗)2两,白芍药2两,黄耆(微炒)2两,羌活(去芦)1两,牛膝(去芦)1两,甘草(炒)1两,人参(去芦)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半,川芎1两半(抚芎不可用)。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祛风顺气,活血脉,壮筋骨,除寒湿,逐冷气。主患痢后脚痛痪弱,不能行履,名曰痢风;或两膝肿大痛,髀胫枯腊,但存皮骨,拘挛,不能屈伸,名曰鹤膝风。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盏半,加生姜7片,大枣1枚,同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

各家论述医学正传》:此方用归、芎、芍药、熟地以补血,用参、耆、白术甘草以补气,用羌活防风散风湿以利关节,用牛膝杜仲以补腰膝,用附子以行参、耆之气而走周身脉络。盖治气血两虚、挟风湿而成痿痹不能行者之圣药也、观其治痢后风可见矣。然可以治不足之痿弱,而不可以治有余之风痹也。

临床应用鹤膝风:善法寺僧如真师孙遂良,绍熙壬子年,患痢之后,足履痪弱,遂成鹤膝风,两膝肿大而痛,髀胫枯腊,但存皮骨而已,拘挛,不能屈伸,待人抱持而后能起,如此数月,分为废人。淮东赵德远参议之甥李二十七官人,惠以此方,服之气血流畅,肌肉渐生,遂能良行,不终剂平复如故,真奇方也!

摘录《百一》卷三

保婴撮要》卷十三:大防风汤

药方名称大防风汤

处方附子(炮)1钱,牛膝(酒炒)1钱,白术2钱,羌活2钱,人参2钱,防风2钱,杜仲(去皮,姜制)1钱5分,川芎1钱5分,肉桂(去皮)1钱5分,黄耆(炒)1钱5分,熟地黄(自制)1钱5分,芍药(炒)1钱5分,甘草1钱。

功能主治足三阴经亏损,外邪乘虚,患鹤膝风或附骨疽,肿痛不消,或肿而不痛,不问已溃未溃。

用法用量每服3-5钱,水煎服。

摘录保婴撮要》卷十三

《会约》卷十一:大防风汤

药方名称大防风汤

处方人参2钱,白术2钱,防风2钱,黄耆(蜜炙)2钱,熟地2钱,杜仲2钱,白芍1钱,牛膝1钱,羌活1钱,附子1钱,肉桂7分,甘草(炙)7分,川芎1钱半,当归1钱半,生姜1钱。

功能主治足三阴亏损,风寒混乘虚浸入,发为痹证。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会约》卷十一

重订通俗伤寒论》:大防风汤

药方名称大防风汤

处方防风2钱,当归3钱,熟地3钱,生黄耆3钱,川杜仲3钱,党参钱半,白术钱半,羌活钱半,川芎钱半,淮牛膝1钱,生赤芍1钱,淡附片5分,官桂5分,清炙草5分。

功能主治肢脱,有脱一足者,有脱二足者,有仅脱足趾者,由秋夏露卧,为寒所袭,焮热内作,博于肢节,痛彻于骨,遇寒尤甚,以热熨之稍减者。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普济方》卷二二六引《如宜方》:大防风汤

药方名称大防风汤

处方地黄2两,防风2两,白术2两,当归2两,杜仲(制)2两,黄耆(炙)2两,白芍药2两,羌活1两,牛膝(制)1两,人参1两,甘草1两。

功能主治诸虚损风冷,腰膝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加生姜7片,大枣1枚,水煎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二六引《如宜方》

《千金》卷八:大防风汤

药方名称大防风汤

处方防风18铢,当归18铢,麻黄18铢,白术18铢,甘草18铢,黄芩30铢,茯苓1两,干地黄1两,附子1两,山茱萸1两。

功能主治中风,发热无汗,肢节烦,腹急痛,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9升,煮取2升半,1服7合。

大小便不利,纳大黄人参各18铢,大枣30枚,生姜3两,煮取3升,分3服。《深师》加天门冬1两。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中风外有六经形证,故用麻黄防风;内有便溺阻隔,故用地黄当归;肾主二便,大小便不利多属肾虚风燥,故用术、附为主,加茯苓甘草,则真武汤中之二也;山茱萸,《本经》治心下邪气,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佐地黄则有酸收肝肾虚风之功;黄芩,《本经》治诸热、黄疸,逐水,下血闭,佐麻黄则有解散肌表风热之用。

摘录《千金》卷八

猜你喜欢

  • 蜂蜜萝卜汁

    药方名称蜂蜜萝卜汁处方白皮大萝卜1个蜂蜜100克制法将萝卜洗净掏空中心,放入蜂蜜,置大碗内,加水蒸煮。功能主治润肺、止咳、化痰。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用法用量每日2次,随量服。摘录《民间方》

  • 连翘饮

    《类证活人书》卷二十:连翘饮药方名称连翘饮别名连翘散(《斑论萃英》)、防风散(《普济方》卷三六九)、上清连翘散(《丹溪心法附余》卷十)。处方连翘防风甘草(炙)山栀子各等分制法上药捣罗为末。功能主治疏风

  • 黑铅散

    《圣济总录》卷九十九:黑铅散药方名称黑铅散别名青金散处方黑铅沙子(画家银涂是也)。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下虫。主寸白虫累取不尽,久令人面黄,心中如饥。用法用量青金散(《普济方》卷二三九)。摘录《圣济

  • 二黄膏

    《得效》卷十九:二黄膏药方名称二黄膏处方清油3两,巴豆20粒,黄蜡1两,雄黄1钱,硫黄1钱。制法清油煎巴豆微黑,去巴豆,入黄蜡化讫,研雄黄、硫黄,温入成膏。功能主治一切疮痏,疹痘后疮。用法用量洗净,抹

  • 儿童清肺丸

    药方名称儿童清肺丸处方麻黄10g 苦杏仁(炒)20g石膏40g甘草10g 桑白皮(蜜炙)30g瓜蒌皮30g黄芩40g板蓝根40g橘红30g 法半夏30g紫苏子(炒)20g葶苈子10g浙贝母40g紫苏叶

  • 苍戟丸

    药方名称苍戟丸处方大戟2两,苍术2两,沉香5钱。制法陈米糊为丸。功能主治行水燥脾。主水肿。用法用量每服2钱,酒送下。一法用陈大麦卡复煎,为末。每服2钱,酒下。摘录《风劳臌膈四大证治》

  • 榧子煎

    《景岳全书》卷五十四:榧子煎药方名称榧子煎处方细榧子49枚(去壳)制法上一味,以砂糖水100毫升,砂锅内煮干。功能主治主治虫积腹痛。用法用量熟食之。每月上旬平旦空腹服7枚。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四方出

  • 孩儿散

    药方名称孩儿散处方熊胆5分,孩儿茶2分,片脑1分。制法上为末,人乳调。功能主治肛脱热肿。用法用量本方方名,疑为“孩儿茶散”。摘录《东医宝鉴·外形篇》卷四引《医学入门》

  • 补阳固带长生延寿丹

    药方名称补阳固带长生延寿丹处方人参7钱,附子7钱,胡椒7钱,夜明砂5钱,五灵脂5钱,没药5钱,虎骨5钱,蛇骨5钱,龙骨5钱,白附子5钱,朱砂5钱,麝香5钱,青盐4钱,茴香4钱,丁香3钱,雄黄3钱,乳香

  • 清上散

    药方名称清上散处方川郁金甘草北桔梗天花粉干葛薄荷叶各等分功能主治治小儿胎热,眼睛肿赤,粪色稠黄,肚热啼哭,及身上红肿;或头顶生疮疖,耳出脓汁。用法用量上为末,入蜜拌匀。白开水送下0.9~3克。再用艾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