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三五七散

加减三五七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加减三五七散

药方名称加减三五七散

处方细辛(八两)干姜(炮.十两)防风(去芦.十二两)山茱萸(去核.十六两)茯苓(去皮.十六两)

功能主治治八风五痹,肢体不仁;大治风寒入脑。阳虚头痛,畏闻人声,目旋运转,耳内蝉鸣,湿痹脚气缓弱并治。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温酒调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三五七散

药方名称加减三五七散

别名大三五七散

处方山茱萸干姜(炮)、茯苓(去皮),各三斤。附子(炮.去皮.脐)三十五个,细辛一斤八两,防风(去芦)四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八风、五痹,瘫痪曳,口眼斜,眉角牵引,项背拘强,牙关紧急,心中愦闷,神色如醉,遍身发热,骨节烦痛,肌肉麻木,腰膝不仁,皮肤俽动或如虫行。又治阳虚头痛,风寒入脑,目旋运转,有似舟船之上,耳内蝉鸣或如风雨之声。应风寒湿痹,脚气缓弱等疾,并能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温酒调下,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局方》卷一(绍兴续添方):加减三五七散

药方名称加减三五七散

别名大三五七散、三五七散

处方山茱萸3斤,干姜(炮)3斤,茯苓(去皮)3斤,附子(炮,去皮脐)35个,细辛1斤8两,防风(去芦)4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八风五痹,瘫痪亸曳,口眼?斜,眉角牵引,项背拘强,牙关紧急,心中愦闷,神色如醉,遍身发热,骨节烦痛,肌肉麻木,腰膝不仁,皮肤瞤动或如虫行;又治阳虚头痛,风寒入脑,目旋运转,有似舟船之上,耳内蝉鸣,或如风雨之声。应风寒湿痹,脚气缓弱等疾。

用法用量大三五七散(原书同卷)、三五七散《丹溪心法》卷四。

摘录《局方》卷一(绍兴续添方)

猜你喜欢

  • 六均丸

    药方名称六均丸处方大黄、葛根、朴消、槐花、牵牛皂角(微爁过,去皮弦子)各等分。制法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祛风热,除肠中垢腻。主酒病,诸积滞。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水送下。欲快利,临卧服

  • 飞生丸

    《普济方》卷三五六:飞生丸药方名称飞生丸处方蛇蜕皮、飞生皮、马衔。功能主治产难。用法用量取蛇蜕皮着衣带中,鉴鼻击衣带,临欲产时,左手持马衔,右手持飞生皮,令易产。摘录《普济方》卷三五六《外台》卷三十四

  • 芡实茯苓粥

    药方名称芡实茯苓粥处方芡实15克茯苓10克 大米适量制法将芡实、茯苓捣碎,加水适量,煎至软烂时再加入淘净的大米,继续煮烂成粥。功能主治补脾益气。适用于小便不利、尿液混浊、阳痿、早泄。用法用量1日分顿食

  • 大青丸

    《圣济总录》卷一一五:大青丸药方名称大青丸处方大青1两,大黄(锉,炒)1两,栀子(去皮)1两,黄耆(锉)1两,升麻1两,黄连(去须)1两,朴消2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脑热,脑脂

  • 红薯粥

    药方名称红薯粥处方新鲜红薯半斤,粳米2-3两,白糖适量。功能主治健脾养胃,益气通乳。主维生素A缺乏症,夜盲症,大便带血,便秘,湿热黄疸。用法用量将红薯(以红紫皮黄心者为最好)洗净,连皮切成小块,加水与

  • 黑纸拈

    药方名称黑纸拈处方密陀僧(煨)、黄连(去须)、沥青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用纸作拈子。功能主治痔瘘久不愈。用法用量以津唾蘸药未,拈入窍内。觉微微痒即住,不可尽拈也。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 参术遇仙丹

    药方名称参术遇仙丹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川芎2两,皂角刺2两,藁本2两,蝉壳2两,天麻2两,羌活3两,独活3两,细辛3两,紫参3两,丹参3两,沙参3两,知母3两,玄参4两,当归4两,荆芥穗4两,红花

  • 保生锭子

    《痘疹金镜录》卷上:保生锭子药方名称保生锭子处方胆星1两,白附子1两,辰砂(水飞)1两,麝香2钱,天麻5钱,防风5钱,全蝎5钱,羌活5钱,蛇含石(煅7次,水飞)4两。制法上为末,大米糊作锭子,金箔为衣

  • 消愁汤

    药方名称消愁汤处方白芍30克当归30克 葳蕤30克玄参柴胡各4.5克 丹皮9克地骨皮15克白芥子3克 熟地30克功能主治滋阴养血,疏肝解郁。治妇女肝气郁绪,内火暗动,阴亏血虚,经闭不行,潮热盗汗,饮食

  • 厚肠丸

    《魏氏家藏方》卷七:厚肠丸药方名称厚肠丸处方人参(去芦)2两,白术(炒)2两,厚朴(去粗皮,姜制,炒)2两,丁香(不见火)2两,荜茇2两,红豆2两,诃子肉(煨)2两,附子(炮,去皮脐)2两,肉豆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