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黄牛茶

黄牛茶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牛茶

药材名称黄牛茶

拼音Huánɡ Niú Chá

别名雀笼木、黄芽木、满天红、黄丝鸡兰、海牙茶、土苏木、黄尝

来源藤黄科黄牛木属植物黄牛木Cratoxylon ligustrinum (Spach) Blume.,以根、树皮、嫩叶入药。根及树皮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叶春夏采集,晾干。

性味甘、微苦,凉。

功能主治解暑清热,利湿消滞。用于感冒,中暑发热,急性胃肠炎,黄疸。

用法用量3~5钱。也可作清凉饮料。

备注(1)同属植物毛叶黄牛木Cratoxylon dasyphyllum Hand.-Mazz.又称红芽木,形态相似,功效相同。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黄牛茶

药材名称黄牛茶

拼音Huánɡ Niú Chá

别名九芽木、鹧鸪木、水芒果、节节花、满天红、何线藤、山狗芽、黄芽木(《广西药植名录》),雀笼木(广州郭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藤黄科植物黄牛木嫩叶、根树皮。叶:春、夏采收。根、树皮:全年可采。

原形态灌木或小乔木,高2~10米。树皮淡黄色,光滑;幼枝略扁,淡红色。叶对生,纸质,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5~9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下面有黑色细小的腺点;具短柄。聚伞花序腋生或稍腋上生,有花2~3朵;花粉红色,径约1厘米;萼片椭圆形;花瓣倒卵形:雄蕊合生成3束,腺体3,肉质,顶端增厚反曲;子房上位,圆锥状,3室,每室有胚珠6颗,花柱线形。蒴果椭圆形,长8~12毫米,具宿存的萼。种于一侧有翅。花期4~5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旷野灌木从中。分布我国南部各地。

化学成分叶含黄酮甙,酚类、糖类。根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

性味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淡微苦,凉。"

②《广西中草药》:"性平。"

功能主治①《广西药植名录》:"止血,消肿,去毒。治肚痛腹泻,黄疸病。"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暑,化湿消滞。治感冒发热,肠炎腹泻,咳嗽声嘶。嫩叶作茶,可预防感冒,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牛茶

药材名称黄牛茶

拼音Huánɡ Niú Chá

英文名Leaf of Shortstyle Cratoxylum

别名黄芽木、 雀笼木。

出处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黄牛木的茎叶、根或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atoxylum cochinchinense(Lour.)Bl.[Hypericum cochinchinense Lour.;Cratoxylum ligustrinum(Spach.)Bl.]

采收和储藏:根、树皮,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碎,鲜用或晒干;叶,春夏季采集,鲜用或晾干。

原形态黄牛木 灌木或小乔木,高2-10m。树干部有簇生的长枝刺。枝条对生,幼枝略扁,无毛,淡红色。单叶对生,叶柄长2-3mm;叶片薄革质或纸质,椭圆形或长圆形,长5-9cm,宽2-3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边缘全缘,两面均无毛,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有透明腺点及黑点。聚伞花序有花1-3朵,腋生及顶生;总花梗长约1cm;花粉红色,直径约1cm;花梗长2-3cm;萼片5,椭圆形,全面有黑色纵腺条,果时增大;花瓣5,长为萼片粗短;腺体3,盔状,长约3mm,宽1-1.5mm,先端增厚反曲;子房上位,3室。蒴果椭圆形,长8-12mm,有宿存花萼。种子一侧有翅。花期4-5月,果期6月以后。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热带阳坡的次生林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黄酮甙、酚类、糖类。根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

性味甘淡;微苦;凉

归经肺;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湿消滞;祛瘀消肿。主感冒;中暑发热;泄泻;黄疸;跌打损伤;痈肿疮疖;嫩叶作清凉饮料;能解暑热烦渴

用法用量内服:根、树皮煎汤,9-15g,鲜品15-30g;鲜叶适量,泡茶或煎汁含咽。

各家论述1.《广西药植名录》:止血,消肿,去毒。治肚痛腹泻,黄疸病。

2. 广外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暑,化湿消滞。治感冒发热,肠炎腹泻,咳嗽声嘶。嫩叶作茶,可预防感冒,痢疾。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八哥

    药材名称八哥拼音Bā Gē别名寒皋(《淮南万毕术》),鸲鹆(《唐本草》),花鹆(《荆楚岁时记》),哵哵鸟(《广韵》)。出处《纲目》来源为椋鸟科动物八哥的肉。原形态八哥(《纲目》) 体长约25厘米。嘴形

  • 枸骨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枸骨子药材名称枸骨子拼音Gǒu Gǔ Zi别名功劳子来源本品为冬青科植物枸骨Ilex cornuta Lindl. ex Paxt.的果实。成熟时采收,洗净晒干。性味苦、涩,微温。

  • 盐匏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盐匏藤药材名称盐匏藤别名咸匏藤、沉匏、补阳丹来源胡颓子科盐匏藤1. Elaeagnus lanceolata Warb. ;2. E. cuprea Rehd.,以根入药。生境分部

  • 阴香叶

    《中药大辞典》:阴香叶药材名称阴香叶拼音Yīn Xiānɡ Yè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樟科植物阴香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阴香皮"条。化学成分含丁香油酚,芳樟醇等挥发

  • 毛大丁草根

    《中药大辞典》:毛大丁草根药材名称毛大丁草根拼音Máo Dà Dīnɡ Cǎo Gēn别名白头翁(《滇南本草》),白花白头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兔耳风根(《贵阳民间药草》)

  • 石刷把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刷把药材名称石刷把拼音Shí Shuā Bǎ别名松叶兰、铁刷把、石龙须、铁扫帚来源蕨类松叶兰属植物松叶蕨Psilotum nudum Griseb.,以全草入药。全年可

  • 黄毛山牵牛

    药材名称黄毛山牵牛拼音Huánɡ Máo Shān Qiān Niú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樾硬毛山牵牛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unbergia lacei Gamble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

  • 小黄皮

    药材名称小黄皮别名九里香、白花千只眼[云南]、假鸡皮果来源芸香科小黄皮Clausena emarginata Huang,以根、叶、全株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辛,微温。有毒。功能主治宣肺止咳,行

  • 鹅肉

    《中药大辞典》:鹅肉药材名称鹅肉拼音é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肉。原形态鹅(《尔雅》),又名:舒雁(《尔雅》),家雁(《纲目》)。体长约60厘米。嘴扁阔,前额有肉瘤,

  • 山楂木

    《中药大辞典》:山楂木药材名称山楂木拼音Shān Zhā Mù别名赤爪木(《唐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等的木材。性味《唐本草》:"味苦,寒,无毒。&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