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鹿梨

鹿梨

《中药大辞典》:鹿梨

药材名称鹿梨

拼音Lù Lí

别名檖(《诗经》),赤罗(《毛诗传》),罗(《尔雅》),山梨、杨檖、鼠梨、赤萝(陆玑《诗疏》),树梨(《纲目》),酸梨(《植物名实图考长编》),野梨(江西《草药手册》)。

出处本草图经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豆梨果实

原形态落叶乔木或灌木,高可达9米。树皮灰黑色;小枝光滑;冬芽有细毛。单叶互生,或于短枝上簇生,阔卵形或卵形,长4~8厘米,宽3.3~5.5厘米,先端短锐尖,基部圆形至阔楔形,边缘有细而圆钝的锯齿,两面无毛;叶柄长2~4厘米。伞房花序呈总状,有花6~12朵,花径2~2.5厘米;花梗长1.5~3厘米;萼片5,披针形,稍短于萼筒),外面无毛,内面有稀毛;花瓣5,卵圆形,白色有短爪;雄蕊20;花柱2,稀为3。梨果球形,径约1~2厘米,黑褐色,有斑点,萼裂片脱落;果柄细长。种子黑褐色。花期4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于溪旁、路边及杂木林中,分布广东、江西、浙扛、江苏、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地。

化学成分含水分75~80%,糖约15~20%。

性味《纲目》:"酸涩,寒,无毒。"

功能主治本草图经》:"煨食治痢。"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鹿梨

药材名称鹿梨

拼音Lù Lí

英文名Fruit of Callery Pear

别名檖、赤罗、罗、山梨、阳檖、鼠梨、赤萝、树梨、酸梨、野梨、糖梨、杜梨

出处出自《本草图经》。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豆梨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yrus calleryana Decne.

采收和储藏:8-9月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

原形态豆梨乔木,高5-8m。小枝粗壮,圆柱形,幼嫩时有绒毛,二年生枝条灰褐色。单叶互生;叶柄长2-4cm,无毛;托叶纸质,线状披针形,长4-7mm,无毛;叶片宽卵形至卵形,稀长椭卵形,长4-8cm,宽3.5-6cm,先端渐尖,稀短尖,基部圆形至宽楔形,边缘有钝锯齿,两面无毛,花两性;伞房总状花序,具花6-12朵,直径4-6mm,总花梗和花梗均无毛,花梗长1.5-3cm;苞片膜质,线状披针形,长8-13mm,内面具绒毛;花直径2-2.5cm;萼筒无毛;萼片5,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长约5mm,外面无毛,内面具绒毛,边缘较密;花瓣5,卵形,长约13mm,宽约10mm,基部具短爪,白色;雄蕊20,稍短于花瓣;花柱2,稀3,基部无毛。梨果球形,直径约1cm,黑褐色,有斑点,有细长果梗。花期4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1800m的山坡、平原或山谷杂草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湖北等地。

性状果实类球形,直径约1cm。表面黑褐色,光滑,少有皱缩纹,先端微凹,周边不突起,基部有长2-4cm的果梗。质坚硬,果肉薄,褐色,横切面可见2-3室。气微,味酸、微甜。

化学成分含水分75-80%,糖约15-20%。

性味酸涩;寒;无毒

归经大肠经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涩肠止痢。主饮食积滞,泻痢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本草图经》:煨食治痢。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东方荚果蕨

    药材名称东方荚果蕨拼音Dōnɡ Fānɡ Jiá Guǒ Jué别名大叶蕨、马来巴来源药材基源:为球子蕨科植物东方荚果蕨的根茎或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tteuccia orientalis(H

  • 金钗凤尾蕨

    药材名称金钗凤尾蕨拼音Jīn Chāi Fènɡ Wěi Jué英文名Faurie's Brake别名羽叶凤尾蕨、南方凤尾蕨(广东)、青丫蕨、冷蕨草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

  • 滇藏方枝柏

    药材名称滇藏方枝柏拼音Diān Cánɡ Fānɡ Zhī Bǎi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滇藏方枝柏的球果。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bina wallichiana(Hook.f.et Thoms.)

  • 花鱼

    《中药大辞典》:花鱼药材名称花鱼拼音Huā Yú别名青脖(《中国经济动物志》)。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秉氏鲈鲤的肉。原形态体形长而侧扁。长约20余厘米。头背部平广,头前端较尖,下颌向

  • 满山红根

    药材名称满山红根拼音Mǎn Shān Hónɡ Gēn出处枣庄市《医药卫生科技资料汇编》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兴安杜鹃的根。功能主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应用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取鲜满山红根(洗

  • 心不干

    《全国中草药汇编》:心不干药材名称心不干拼音Xīn Bù Gān别名岩花、大寒药、万年攀来源为百合科开口箭属植物粗丝开口箭Tupistra pachynema Wang et Tang,以根

  • 辉葱

    《全国中草药汇编》:辉葱药材名称辉葱别名宗娃[藏名]来源百合科辉葱Allium splendens Willd.,以全草、籽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辛,温。功能主治全草:发散风寒,止痢。主治感冒头痛,

  • 榅桲皮

    药材名称榅桲皮拼音Wēn Bó Pí别名榅桲木皮(《纲目》)。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榅桲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榅桲"条。功能主治《本草图经》:&q

  • 维氏假瘤蕨

    药材名称维氏假瘤蕨拼音Wéi Shì Jiǎ Liú Jué英文名Veitch Phymatopsis别名乌鸡骟、花狼鸡、地五爪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维氏假瘤蕨的根

  • 杜鹃兰

    药材名称杜鹃兰别名算盘七、人头七、三七笋、大白及来源兰科杜鹃兰属植物杜鹃兰Cremastra mirata A. Gray,以假鳞茎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辛、涩,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