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高粱乌米

高粱乌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高粱乌米

药材名称高粱乌米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黑粉科轴黑粉属植物高粱黑粉菌Sphacelotheca sorghi (Link) Clint.和长轴高粱黑粉菌S. cruenta (Kuehn) Potter寄生于高粱上所生的病穗。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调经止血。用于月经不调,血崩,便血。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高粱乌米

药材名称高粱乌米

拼音Gāo Liɑnɡ Wū Mǐ

来源药材基源:为黑粉菌科真菌高粱坚轴黑粉菌寄生于高粱上所产生的病穗上的孢子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hacelotheca sorghi(Link)Clint.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摘病穗,收集孢子堆,晒干。

原形态孢子堆生于寄主的子房中。椭圆柱形至圆锥形,长数毫米,有坚硬灰色膜包裹,膜由菌丝构成,不易破裂,后期孢子成熟时自顶端破裂,露出黑褐色的孢子团及一个较短的堆轴。不育细胞长圆形至圆形,成组束,无色,直径7-18μm。孢子多球形或近球形,绿褐色至红褐色,直径4.5-9μm,一般为5-7μm,表面光滑或有细微疣刺。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寄生于高粱穗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甘肃、新疆、山东、安徽、河南、湖北、台湾、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孢子堆椭圆形或圆柱形,灰黑色,长3-12mm,突出于颖片外,外被菌丝膜。质疏松,膜破裂后,可见黑褐色的孢子团。气微,味淡。

性味甘;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调经;止血。主月经不调;崩漏;大便下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梾木

    药材名称小梾木拼音Xiǎo Lái Mù别名乌金草、酸皮条、火烫药来源山茱萸科小梾木Cornus paucinervis Hance,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江西、湖北、广

  • 榆树

    药材名称榆树拼音Yú Shù别名白榆、家榆、榆钱、春榆、粘榔树来源榆科榆属植物榆Ulmus pumila L.,以果实(榆钱)、树皮、叶、根入药。榆钱,春季未出叶前,采摘未成熟的翅

  • 毛稔

    《中药大辞典》:毛稔药材名称毛稔拼音Máo Rěn别名山啄咯、红花野牡丹、豹牙郎(《广西药植名录》),豺狗舌、红爆牙狼(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野牡

  • 药材名称菅拼音Jiān别名蚂蚱草、接骨草、大响铃草来源禾本科菅Thcmeda gigantea var. villosa (Poir.)Keng [T. villosa (Poir.)A. Camus

  • 臭山牛蒡

    药材名称臭山牛蒡拼音Chòu Shān Niú Bà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山牛蒡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nurus deltoides (Ait.) Nadai [Ono-pordu

  • 雷公七

    《中药大辞典》:雷公七药材名称雷公七拼音Léi Gōnɡ Qī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七筋菇的全株。夏季采收。阴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细长,生多数须根。叶基生,肉质,长圆形或倒

  • 微毛柃

    药材名称微毛柃拼音Wēi Máo Lí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微毛柃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rya hebecladosL.K.Ling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洗净,切段,晒干

  • 萝藦子

    《中药大辞典》:萝藦子药材名称萝藦子拼音Luó Mò Zǐ别名斫合子(《本草拾遗》)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萝藦科植物萝藦的果实。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化学成分含混合甙约0.3%,其

  • 扁蕾

    《全国中草药汇编》:扁蕾药材名称扁蕾拼音Biǎn Lěi别名沼生扁蕾来源龙胆科扁蕾属植物湿生扁蕾Gentianopsis paludosa (Munro) Ma [Gentianella paludo

  • 杜衡

    《中药大辞典》:杜衡药材名称杜衡拼音Dù Hénɡ别名怀、蘅薇香(《大戴札记》),牡、土卤(《尔稚》),楚蘅(《范子计然》),杜蘅(《广雅》),土杏(《博物志》),马蹄香((唐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