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长叶水麻

长叶水麻

药材名称长叶水麻

拼音Chánɡ Yè Shuǐ Má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长叶水麻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bregeasia longifolia(Bum.f.)Wedd.[Urtica longifolia Burm.f.;D.velutinaGaud.]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3m。小枝圆筒形,有浅沟,密生白色或淡黄色的糙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4cm;叶片披针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长9-21cm,宽2-6cm,先端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粗糙,有时具泡状隆起,疏生短毛,下面密生灰白色毡毛;基生脉3条,侧脉4-6对,网状细脉显着。花单性,雌雄异株,花序大多生叶痕腋部,1-2(-3)回两叉状分枝,每分枝顶端各生一球状的团伞花序,序梗被伸展的短毛;雄花花被片4,长约1.5-2mm,雄蕊4,小苞片较花被片短;雌花簇直径2-3mm,雌花倒卵形,花被管状,先端4齿。果序直径3-5mm;瘦果小,长约0.8-1.5mm,宿存管状花被橙红色,肉质。花期5-8月,果期8-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2000m的河谷、山坡沟边向阳处或林缘潮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止咳;清热利湿。主伤风感冒;咳嗽;热痹;膀胱炎;无名肿毒;牙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侧耳

    《中药大辞典》:白侧耳药材名称白侧耳拼音Bái Cè ěr别名白耳菜、叫天鸡(《贵州民间方药集》),光板、金苦板(《浙江中药资源名录》),苍耳七,金钱灯塔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 四指马鲅

    药材名称四指马鲅拼音Sì Zhǐ Mǎ Bà来源药材基源:四指马鲅,休长,略侧扁。头较小,前端钝,吻短,口大,下位。背鳍Ⅷ-14;臀鳍Ⅲ-15;胸鳍18+4丝状游离鳍条;腹鳍1-5;鳍15-17,侧线

  • 千叶独活根

    药材名称千叶独活根拼音Qiān Yè Dú Huó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裂叶独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racleum millefolium Diels采收和储藏:4-10月采挖,

  • 高粱根

    《中药大辞典》:高粱根药材名称高粱根拼音Gāo Liánɡ Gēn别名蜀黍根、瓜龙(《纲目》),高粱七(《贵州草药》)。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蜀黍的根。性味《贵州草药》:"味

  • 五倍子内虫

    药材名称五倍子内虫拼音Wǔ Bèi Zǐ Nèi Chónɡ出处《纲目》来源为倍蚜科昆虫角倍蚜或倍蛋蚜在虫瘿中的幼虫。原形态动物形态详"五倍子"条。功

  • 仙人掌

    《全国中草药汇编》:仙人掌药材名称仙人掌拼音Xiān Rén Zhǎnɡ别名仙巴掌、霸王树、火焰、火掌、玉芙蓉来源为仙人掌科仙人掌属植物仙人掌Opuntia dillenii (Ker-Ga

  • 下田菊

    药材名称下田菊拼音Xià Tián Jú别名白龙须[云南思茅]、水胡椒、风气草、汗苏麻来源为菊科下田菊属下田菊Adenostemma lavenia (L.) Kuntze,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

  • 知风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知风草药材名称知风草来源禾本科知风草Eragrostis ferruginea (Thunb.) Beauv.,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性味甘,平。功能主治

  • 蛤蜊粉

    《中药大辞典》:蛤蜊粉药材名称蛤蜊粉拼音Gé Lí Fěn别名蛤粉(《圣惠方》)。出处《本草会编》来源为蛤蜊科动物四角蛤蜊等贝壳的粉末。原形态形态详"蛤蜊"条。

  • 竹节七

    药材名称竹节七拼音Zhú Jié Qī别名搜山虎、小万年青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搜山虎的根茎。全年可采。去须根,切片晒干。原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高30~50厘米。根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