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西藏桃叶珊瑚根

西藏桃叶珊瑚根

药材名称西藏桃叶珊瑚根

拼音Xī Zànɡ Táo Yè Shān Hú Gēn

别名紫竹根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喜马拉雅珊瑚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ucuba himalaica Hook f.et Thoms.[A.chinenisi.non Bent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3-6m。当年生枝被柔毛,老枝具白色皮孔,长圆形,叶痕显着。叶对生;叶柄长2-3cm,被粗毛;叶纸质或薄革质,椭圆形、长椭圆形,长10-15cm,宽3-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尾长1-1.5cm,边缘1/3以上具7-9对细锯齿;叶脉在上面显着下凹,下面凸出,被粗毛,侧脉未达叶缘即网连。雌雄异株,雄花序为总状圆锥花序,生于小枝顶端,长8-10cm,各部分均为紫红色,幼时密被柔毛,柔毛上部略为紫红色;萼片小,微4圆裂,花瓣4,长卵形,先端尖尾长1.5-2mm;雄蕊4,花丝粗壮;花盘肉质,微4裂。雌花序为圆锥花序,长3-5cm,密被粗毛及红褐色柔毛,各部分均为紫红色;雌花萼片及花瓣与雄花相似;子房下位,被粗毛,花柱粗壮,柱头微2裂,花下具关节及2小苞片。果实绿色,被疏毛,熟后深红色,卵状长圆形,长1-1.2cm,花柱及柱头宿存于果实先端。花期3-5月,果期10月至翌年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2300m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主风湿骨痛;腰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金凤毛

    药材名称金凤毛拼音Jīn Fènɡ Máo别名翠翎草(汪连仕《采药书》),茑萝松(《植物名实图考》),女罗(《汉英韵府》),锦屏封(《广州植物志》),金丝线(《广西药植名录》)。出

  • 木大力王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大力王药材名称木大力王别名海南新樟来源樟科木大力王Neocinnamomum hainanianum Allen,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海南。性味辛,温。有小毒。功能主

  • 青榨槭

    药材名称青榨槭拼音Qīnɡ Zhà Qì英文名David Maple别名光陈子、飞故子、鸡脚手、五龙皮。出处始载于《经济植物手册》。来源药材基源:为槭树科植物青榨槭的根、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

  • 野鸦椿皮

    药材名称野鸦椿皮拼音Yě Yā Chūn Pí别名鸡眼睛皮。来源药材基源:为省沽油科植物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 (Thunb.) Dippel的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sca

  • 鹿角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鹿角草药材名称鹿角草拼音Lù Jiǎo Cǎo别名小号一包针、落地柏来源菊科香刺属植物鹿角草Glossogyne tenuifolia Cass.的全草。夏秋采收,洗净,

  • 石香葇

    药材名称石香葇拼音Shí Xiānɡ Róu别名石苏(《开宝本草》),蚊子草(《广西野生资源植物》),石艾,独行千里(《陆川本草》),青香薷(《中药志》),五香草(《杭州药植志》)

  • 假蓝靛

    药材名称假蓝靛拼音Jiǎ Lán Diàn别名木蓝(《陆川本草》),小蓝青(《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豆科植物野青树的茎叶及种子。7~8月采收。原形态直立灌木或

  • 肉半边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肉半边莲药材名称肉半边莲别名大半边莲来源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粗喙秋海棠Begonia crassirostris Irmsch.,以根状茎和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 野竹兰

    《中药大辞典》:野竹兰药材名称野竹兰拼音Yě Zhú Lán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小花火烧兰的根。秋季挖根,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5~65厘米。茎直立,上

  • 江南卷柏

    药材名称江南卷柏拼音Jiānɡ Nán Juǎn Bǎi英文名Herba Selaginellae Moellendorfii别名石柏、岩柏草、黄疸卷柏来源为卷柏科植物江南卷柏Sela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