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血见愁

血见愁

药材名称血见愁

拼音Xuè Jiàn Chóu

别名大叶藜、杂配藜(《东北药植志》),杂灰藜,大叶灰菜(《黑龙江中药》),八角灰菜(《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东北药植志》

来源为藜科植物大叶藜全草。6~8月采收,切碎,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80~100厘米。茎直立,具5条锐棱,秃净,绿色,有时具紫色条纹。叶互生,大形,柄长2~7厘米;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卵形,长6~15厘米,宽5~13厘米,先端锐尖,基部稍心形,边缘弯缺状,海边具1~4牙齿,两面光滑无毛。花序大,为疏散的圆锥状,顶生或腋生;花被片5,绿色,卵形,长约2毫米,钝头,被有粉粒,背面有肥厚的隆脊;雄蕊5;雌蕊1。胞果,扁豆形,果皮旗质。种子盘状,扁凸形,具显明小点,锐边,径约2毫米。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于林缘或荒地。分布东北及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地。

性味《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平。"

功能主治止血,活血。治月经不调,崩漏,咯血,衄血,尿血,疮痈肿毒。

①《东北药植志》:"止血。"

②《黑龙江中药》:"用于月经不调,妇女血病。"

③《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月经不调,崩漏,肺结核咯血,尿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熬膏。

复方①治月经不调:㈠鲜大叶藜二两,水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㈡大叶藜全草。熬膏,每次服一至二钱,早晚服。(《内蒙古中草药》)

②治崩漏:大叶藜蒲黄炭各三钱,藕节炭五钱,水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③治吐血,衄血:大叶藜白茅根各一两,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

④治血淋:鲜大叶藜一两,蒲黄炭、小蓟木通各三钱,水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⑤治疮痈肿毒,蛇虫咬伤:鲜大叶藜适量,捣烂外敷。(《内蒙古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苘实

    药材名称苘实拼音Qǐnɡ Shí别名顷麻子(《产乳集验方》),茼麻子(《圣济总录》),空麻子(《江苏植药志》),磨盘树子(《江西民间草药》)。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苘麻的种子。秋季果

  • 矮陀陀

    《全国中草药汇编》:矮陀陀药材名称矮陀陀别名金丝矮陀陀、白花矮陀陀来源楝科地黄连属植物滇黔地黄连Munronia henryi Harms,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或鲜用。性味辛、微苦,凉

  • 野鸡头

    药材名称野鸡头拼音Yě Jī Tóu别名雉鸡头、山鸡头来源雉形目雉科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 L.,以头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除丹毒。用法用量烧灰混麻油涂。摘录

  • 苦碟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碟子药材名称苦碟子拼音Kǔ Dié Zi别名苦荬菜来源菊科野苦荬属植物抱茎苦荬菜Ixeris sonchifolia (Bunge)Hance,以全草入药。5~6月间开

  • 牛角三七

    药材名称牛角三七拼音Niú Jiǎo Sān Qī别名夏兰、羊角七、鹿角七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多花兰的假鳞茎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ymbidium ensifolium (L.)Sw.

  • 麦奴

    《全国中草药汇编》:麦奴药材名称麦奴拼音Mài Nú别名麦散黑粉、黑疸、麦子黑勃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黑粉菌科麦奴Ustilago nuda (Jens.)Rostr.,以冬孢子粉入药

  • 对生耳蕨

    药材名称对生耳蕨拼音Duì Shēnɡ ěr Jué别名蜈蚣草、灰贯众来源蕨类鳞毛蕨科对生耳蕨Polystichum deltodon (Bak.) Diel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

  • 罗勒

    《全国中草药汇编》:罗勒药材名称罗勒拼音Luó Lè别名零陵香[华东]、九层塔、香草、鸭香、省头草、矮糠、香佩兰[江苏]来源唇形科罗勒属植物罗勒Ocimum basilicum L

  • 红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根药材名称红根拼音Hónɡ Gēn别名小独脚莲、长虫包谷、见血飞来源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红根南星Arisaema calcareum H. Li,以根状茎入药。全年可采

  • 糖茶藨

    《全国中草药汇编》:糖茶藨药材名称糖茶藨拼音Tánɡ Chá Pāo来源虎耳草科糖茶藨Ribes emodens Rehd.,以茎、枝入药。生境分部陕西、山西、四川、云南。性味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