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蜀五加

蜀五加

药材名称蜀五加

拼音Shǔ Wǔ Jiā

别名五加皮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蜀五加的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opanax setchuenensis Harms

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洗净,除去须根,趁鲜剥取根皮,切段,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达4m;枝无南刺或节上有一至数个细长直刺。叶有小叶3,稀4-5;叶柄长3-12cm;小叶片革质,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状卵形,长5-12cm;小叶片革质,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状卵形,长5-12cm,宽2-6cm,先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白色,无毛,边缘疏生不整齐的锯齿,侧脉约8对,上面不及下面明显;小叶柄长3-10mm,无毛。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有花多数;总花梗长3-10cm;花梗长0.5-2cm;花白色;萼无毛,边缘有5小齿;花瓣5,三角状卵形、开花时反曲;雄蕊5;子房5室,花柱全部合生成柱状。果实球形,有5棱,黑色,花柱宿存。花期5-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地海拔1000-3200的灌木丛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味辛;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舒筋活血;止咳平喘。主风湿痹痛;筋骨痿软;拘挛麻木;瘫痪;小儿麻痹;水肿;皮肤湿痒;咳嗽;哮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阴虚火旺者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茉莉花

    《中药大辞典》:茉莉花药材名称茉莉花拼音Mò Lì Huā别名小南强(《清异录》),柰花(《丹铅杂录》),鬘华(《群芳谱》),木梨花(《中国树木分类学》)。出处《纲目》来源为木犀科

  • 阴香皮

    《中药大辞典》:阴香皮药材名称阴香皮拼音Yīn Xiānɡ Pí别名广东桂皮(《中国树木分类学》)。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樟科植物阴香的树皮。原形态阴香《岭南采药录》),又名:坎香草、阴草

  • 娘娘菜

    药材名称娘娘菜拼音Niánɡ Niánɡ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薄蒴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yrodiclis holosteozides(C.A.Mey.)Fenzl ex F

  • 蝮蛇蜕皮

    药材名称蝮蛇蜕皮拼音Fù Shé Tuì Pí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蝮蛇科动物蝮蛇的蜕皮。功能主治《唐本草》:"主身痒、瘑、疥、癣等。"摘录《

  • 醉鱼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醉鱼草药材名称醉鱼草拼音Zuì Yú Cǎo别名闹鱼草、鱼尾草、痒见消、铁线尾来源马钱科醉鱼草属植物醉鱼草Buddleia lindleyana Fort.,以

  • 通城虎

    《全国中草药汇编》:通城虎药材名称通城虎拼音Tōnɡ Chénɡ Hǔ别名定心草、五虎通城、血蒌来源马兜铃科植物通城虎Aristolochia fordiana Hemsl.,以根入药。夏秋

  • 钻天杨

    《全国中草药汇编》:钻天杨药材名称钻天杨别名笔杨、箭杆杨、白杨树来源杨柳科钻天杨Populus nigra L. var. italica Koehne,以树叶入药。生境分部各地栽培。性味苦,寒。功能

  • 三对节

    药材名称三对节拼音Sān Duì Jié别名三台红花、三台花、对节生、大叶土常山来源为马鞭草赪桐属植物三对节Clerodendron serratum (L.)Spreng 或三台花C. serrat

  • 乌药子

    《中药大辞典》:乌药子药材名称乌药子拼音Wū Yào Zǐ出处《分类本草》来源为樟科植物乌药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乌药"条。功能主治《斗门方》:"治阴毒伤寒

  • 玉米轴

    《中药大辞典》:玉米轴药材名称玉米轴拼音Yù Mǐ Zhóu别名罐泰子(《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包谷心(《重庆草药》)。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穗轴。原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