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虉草

虉草

药材名称虉草

拼音Yì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Reed canarygrass

别名草芦、马羊草

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2卷2期》。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虉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alaris arundinace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虉草 多年生草本。有根茎。秆通常单生或少数生,高60-140cm,有6-8节。叶鞘无毛,下部者长于节间,而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薄膜质,长2-3mm05-7-4叶片扁平,幼嫩叶微粗糙,长6-30cm,宽1-1.8cm。圆锥花序紧密狭窄,长8-15cm,分枝上举,密生小穗,小穗长4-5mm,含1枚两性小花及附于其下的2枚(有时为1枚)退化成线形或鳞片状外稃,有3脉;颖草质。等长,脊上粗糙,上部有极狭的翼;孕花外稃宽披针形,长3-4mm,上部具柔毛,短于颖,软骨质,无芒,有5条不明显的脉;内稃舟形,与外稃同质,背具1脊,脊的两侧疏具柔毛;雄蕊3,花药长2-2.5mm,子房光滑,花柱2。颖果包紧于稃内。花、果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5-3200m的林下、潮湿草地和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西北、华东和湖南、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生物三类:大麦芽碱(hordenine),禾草碱(gramine),2,9-二甲基甲氧基四氢-β-咔啉(2,9-dimethyl-6-methoxy-1,2,3,4-tetrahydro-β-carboline),正二十八醇(n-octacosanol)。还含6-甲氧基-2-甲基-1,2,3,4-四氢-β-咔淋(6-methoxy-2,9-dimethyl-1,2,3,4-tetrahydro-β-carboline)。

性味苦;平;辛

功能主治调经;止带。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民间常以全草主治妇女红、白带和月经不调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秋木瓜

    药材名称秋木瓜拼音Qiū Mù Guā别名木瓜(《滇南本草图谱》),酸木瓜(《昆明药植调查报告》),香木瓜、皱皮木瓜(《成都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秋木瓜的果实。10~1

  • 粘人花

    《中药大辞典》:粘人花药材名称粘人花拼音Zhān Rén Huā别名饿蚂蝗、黄粘粑草(《贵州民间药物》),野豆子、牛巴嘴(《四川中药志》),山蚂蝗、过路黄(《云南中草药》),瓦子草(《中国高

  • 竹实

    药材名称竹实拼音Zhú Shí别名竹米(《本草别说》)。出处《本经》来源为禾本科竹类植物的颖果。功能主治①《本经》:"益气。"②《物理小识》:"下积。

  • 地涌金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涌金莲药材名称地涌金莲拼音Dì Yǒnɡ Jīn Lián别名毛果矮蕉、地金莲、地涌莲、地莲花来源芭蕉科象腿蕉属植物地涌金莲Ensete lasiocarpu

  • 苕叶细辛

    药材名称苕叶细辛拼音Tiáo Yè Xì Xīn别名盘山草、山薯(《广西药植名录》),土细辛(湖北《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出处湖北《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来源为马

  • 长毛香科科

    药材名称长毛香科科拼音Zhǎnɡ Máo Xiānɡ Kē Kē别名毛薄荷、铁马鞭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长毛香科科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ucrium pilosum(Pamp.)C.Y.

  • 野烟

    《中药大辞典》:野烟药材名称野烟拼音Yě Yān别名大将军、红雪柳、红野莴笋、红麻菠萝(《云南中草药》),破天菜(《全展选编、内科》),彪蚌法(傣名)。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桔梗科植物野烟的根或叶。

  • 地杨梅

    《中药大辞典》:地杨梅药材名称地杨梅拼音Dì Yánɡ Méi出处《本草抬遗》来源为灯芯草科植物地杨梅的全草或果实。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小块根。叶丛生;细长而尖,边缘

  • 接气草

    药材名称接气草拼音Jiē Qì Cǎo别名召叶细辛、马蹄香、毛乌金、乌金七、花脸细辛。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短尾细辛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arum caudigerellum C.Y.

  • 灰贯众

    《中药大辞典》:灰贯众药材名称灰贯众拼音Huī Guàn Zhònɡ别名蜈蚣草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对生耳蕨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