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菾菜根

菾菜根

《中药大辞典》:菾菜根

药材名称菾菜根

拼音Tiàn Cài Gēn

别名出莙荙儿、莙荙根(《饮膳正要》)。

出处《纲目》

来源为藜科植物菾菜。秋季采挖。

原形态菾菜,又名:糖萝卜。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根肉质,肥厚,圆锥形或纺锤形,外皮紫红或黄白色。茎直立,有沟纹,光亮。基生叶矩圆形,长20~30厘米,宽12~18厘米,全缘而成波状,叶面皱缩不平,有粗壮的长叶柄;茎生叶较小,菱形或卵形。花序圆锥状;花小,黄绿色,通常2或数个聚生;花被6裂,裂片背部有棱,基部和子房结合,果期变硬,包覆果实;雄蕊5,生于肥厚韵花盘上;子房藏于花盘内,柱头3枚。果聚生,球状,褐色;种子横生,扁平,双凸镜状,种皮革质,红褐色,光亮。

生境分部我国普遍栽培,以东北及内蒙古栽培较多。

化学成分含甜菜碱0.52~0.70%;糖19~20%,其中主要为蔗糖,还有少量的葡萄糖、果糖和棉子糖;另含戊聚糖、果胶、纤维素、淀粉。此外,含多种氨基酸、有机酸、水溶性维生素等。

药理作用根有通经作用,其有效成分称甜菜素,可能即甜菜碱,对牲畜无毒;但在某些条件下(如遭受各种真菌癌染后),含较多的亚硝酸或硝酸盐。叶含草酸、钾盐,还可能产生氰酸,牲畜(如猪)食之,有时可中毒。全草对猫蛔虫有效,它不含芸香甙,也无抗菌作用。

性味饮膳正要》:"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饮膳正要》:"通经脉,下气,开胸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菾菜根

药材名称菾菜根

拼音Tiàn Cài Gēn

别名出莙荙儿、莙荙根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艹忝)菜及糖萝卜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eta vugaris L.Var.Cruenta Alef.2.Beta vulgaris L.Var.Saccharifera Alef.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

原形态1.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根肉质,肥厚,圆锥形或纺锤形,外皮紫红色或黄白色。茎直立,有沟纹,光亮。基生叶有长柄,叶片长圆形,长20-30cm,宽12-18cm,全缘而呈波状,叶面皱缩不平,略有光泽;下面有粗壮凸出的叶脉,先端钝,基部楔形,截形或略呈心形;茎生叶较小,卵形或披外状长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花序圆锥状;花小,黄绿色,通常2个或数个聚生;花被5裂,裂片背部有棱,基部与子房结合,果期变硬,包覆果实;雄蕊5,生于肥厚的花盘上;子房藏于花盘内,柱头3枚。胞果聚生,球状,褐色。种子扁平,双凸镜状,种皮革质,红褐色,光亮。花期5-6月,果期7月。

2.形成与(艹忝)菜基本相似,但根为纺锤形,肥厚,外皮白色,富含糖分。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物学特性 甜菜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0-25℃。生育期平均气温在19℃以上;≥10℃的总积温达3100℃有利于叶丛生长和块根的膨大;适宜块根生长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整个生长期需要350mm的降水量。甜菜是长日照作物,通过春化阶段的植株,需要日照12h和30d以上的时间才能开花结实。植株通过春化时间对低温的要求与日照长度有关。延长日照时间.可体甜菜在较多高湿度下开花;相反,降低温度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开花对日照长度的要求。在12-15℃温度条件下,给予连续光照,经过100d左右能全部抽薹、开花,并得到成熟的种子。经过春化后的种子、母根或植株,只有在温度适宜和长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如春化后播种或种植温度过高,或日照时数过短,都有解除春化的可能。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选择直径2.5mm以上,千粒重20g以上,发芽率不低于75%的种球作种。为便于播种,机播的需预先将种球表面磨光。在土壤5cm深处日平均温度稳定在5℃以L时为播种适期。春播区,一般在4月上中旬播种;夏播区在前作收获后立即播种,不能晚于7月初。适宜的土壤湿度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5%-80%。干旱地区宜进行秋冬灌溉或早春灌溉。无灌溉条件的应及时抢墒播种或浇水播种。播种方法:①条播,有开沟平播和平播后起垄及上条播三种形式。

播种深度3-4cm为宜,用种量为22-25kg/hm2。②点播,随施种肥(优质农家肥混适量氮磷化肥)。每穴点种5粒左右。轻镇压后,覆土3-4cm,播后再镇压。浇水点种的,需隔日镇压。用种量为15-22kg/hm2。

田间管理 幼苗期在施足种肥的基础上,一般不追肥,也不灌水。在1对真叶期进行疏苗,2-3对真叶期定苗,行株距(50-66)cm X(20-25)cm,密度6万-10万株/hm2,同时进行中耕除草,中耕深度为15-18cm。叶丛繁茂期结合定苗追施氮肥,每1hm2施氮素60-75kg。有灌溉条件的于追肥后灌水,隔半个月再灌1次水,灌后及时中耕松土。非灌溉区,于定苗后15d和30d左右分别进行中耕松土,深度15-18cm,以利块根膨大。块根糖分增长期如土壤肥力不足,出现脱肥现象,需要根外追肥,每1hm2喷施有效浓度0.1%氮、磷、钾(等比例)营养液750-900kg。中国东北、华北春播甜菜产区,处于雨季,土壤水分一般能满足甜菜生长需要,一般不灌水,但需注意排水,以防内涝。如土壤持水量低于70%时,以及西北春播甜菜区,一般每隔10-15d灌1次水,每次灌水量600m3/hm2。收获前30-40d,叶色由绿色逐渐变黄绿色,根含糖分不断增加为糖分积累期,需通过水肥管理,防止叶片早衰,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加速蔗糖的合成和输送,叶面追肥喷洒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浸水液或硼砂、硫酸锌溶液等都有显着的增糖效果。土壤湿度低于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60%时,需灌水,收获前20d左右停止灌水。

病虫害防治 在甜菜植株生长过程中,由真菌、细菌和病毒引起的为害,主要有立枯病、褐斑病、黄化毒病。白粉病和根腐病等。虫害主要有甜菜象甲、地老虎、甘蓝夜蛾、大黑金龟子、甜菜跳甲等。

资源分布:1.我国普遍栽培,以东北、内蒙古栽培较多。

2.我为各地均有栽培,但以方栽培面积最大。

化学成分秋季采挖,洗净泥土,鲜用或晒干。

(艹忝)菜根含甜菜碱(betaine),胆碱(choli-ne)[1,2],阿魏酸(ferulic acid)[3],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4],蔗糖(sucrose)含17.5%,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棉子糖(raffinose)。还含戊聚糖(pentosan),果胶(pectin),纤维素,淀粉[5],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5,6]等。根胶中含甜菜黄质(betax-anthin),仙人掌黄质(vulgaxanthin)Ⅰ、Ⅱ、[7,8]。

药理作用根有通经作用,其有效成分称甜菜素(Betin),可能即甜菜碱,对牲畜无毒;但在某些条件下(如遭受各种真菌感染后),含较多的亚硝酸或硝酸盐。叶含草酸、钾盐,还可能产生氰酸;牲畜(如猪)食之,有时可中毒。全草对猫蛔虫有效,它不含芸香甙,也无抗菌作用。

性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宽胞下气。主胞膈胀闷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饮膳正要》:通经脉,下气,开胸膈。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羚羊肉

    《中药大辞典》:羚羊肉药材名称羚羊肉拼音Línɡ Yánɡ Ròu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等的肉。性味《纲目》:"甘,平,无毒。"功能主

  • 牛马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马藤药材名称牛马藤拼音Niú Mǎ Ténɡ别名牛麻藤、老鸦藤、黎豆藤、过山龙、乌通[四川]、常春油麻藤来源豆科油麻藤属植物常绿油麻藤Mucuna sempe

  • 猪胰

    《中药大辞典》:猪胰药材名称猪胰拼音Zhū Yí出处《药对》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胰腺。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性味①《本草图经》:"寒。"②《纲目》

  • 百两金叶

    药材名称百两金叶拼音Bǎi Liǎnɡ Jīn Yè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百两金的叶片。化学成分茎、叶含紫金牛酸、岩白菜素。性味《福建中草药》:"微咸,凉。"

  • 黄锁梅根

    《中药大辞典》:黄锁梅根药材名称黄锁梅根拼音Huánɡ Suǒ Méi Gēn别名锁梅根、钻地风(《滇南本草》),锁地风(《滇南本草》整理本),黄泡刺根(《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红

  • 芸薹子

    药材名称芸薹子拼音Yún Tái Zǐ英文名Seeds of Bird Rape别名油菜子。出处出自《千金·食治》。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的种子。

  • 褐盖肉齿菌

    药材名称褐盖肉齿菌拼音Hè Gài Ròu Chǐ Jūn别名钟馗菌、地鸡、土菌、地蕈、杜蕈、獐头菌、獐头、钟馗、馗厨、獐子菌、牛腮巴菌出处1.潘之恒《菌谱》载:“钟馗菌即土菌也…&he

  • 铜钱细辛

    药材名称铜钱细辛拼音Tónɡ Qián Xì Xīn别名胡椒七、小铜钱乌金、乌金草、小鸟金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铜钱细辛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carumdebileFranch.采

  • 狭叶蓬莱葛

    药材名称狭叶蓬莱葛拼音Xiá Yè Pénɡ Lái Gě别名黑老头、大种黑骨头、黑骨藤来源马钱科狭叶蓬莱葛Gardneria angustifolia Wal

  • 叶上果根

    《中药大辞典》:叶上果根药材名称叶上果根拼音Yè Shànɡ Guǒ Gēn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椴树科植物椴树的根。原形态椴树,又名:青科榔、家鹤儿。落叶乔木,高约15米。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