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筋藤

筋藤

药材名称筋藤

拼音Jīn Ténɡ

别名三托藤、坎香藤、香藤、藤满山香、九牛藤、骚羊果

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筋藤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yxia levinei Mer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攀援灌木。具乳汁,全株无毛;小枝与老枝均柔弱,老枝圆柱形,节间长约2.5cm,小枝直径1.5mm或更细,稍具棱角和条纹。叶对生或3叶轮生;叶柄长4-7mm;叶片嫩时膜质,老时纸质或近革质,椭圆形或长圆形,长5-8cm,宽2-3cm,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急尖或稍渐尖。聚伞花序单生于叶腋内,花5数;花萼裂片长圆形,长约1.5mm;花冠白紫色,高脚碟状,花冠筒圆筒状,喉部紧缩;雄蕊着生于冠筒内面中部以上,花药内藏;无花盘;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花柱丝状,柱头头状,先端2裂。核果椭圆形,长约9mm,连结成链珠状。花期3-8月,果期8月至翌年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400m的山地疏林下或山谷、水沟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茎叶含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白桦脂醇(betulin), β-谷甾醇-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D-glucoside)。

性味辛;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腰痛;胃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赶风柴

    《中药大辞典》:赶风柴药材名称赶风柴拼音Gǎn Fēnɡ Chái别名节节红(《南宁市药物志》),饭汤叶、亚寨凡、大班鸠米(《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裸花紫珠的

  • 牛肉

    《中药大辞典》:牛肉药材名称牛肉拼音Niú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肉。原形态①黄牛(《说文》)体长1.5~2米,体重一般在250公斤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

  • 密马

    《中药大辞典》:密马药材名称密马拼音Mì Mǎ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美花兔尾草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美花兔尾草,又名:蜈蚣草。半灌木,高30~60厘米。茎粗,稍有分枝,被毛。单数

  • 黄毛山牵牛

    药材名称黄毛山牵牛拼音Huánɡ Máo Shān Qiān Niú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樾硬毛山牵牛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unbergia lacei Gamble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

  • 知风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知风草药材名称知风草来源禾本科知风草Eragrostis ferruginea (Thunb.) Beauv.,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性味甘,平。功能主治

  • 地柏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柏叶药材名称地柏叶拼音Dì Bǎi Yè别名地柏枝、金花草、凤凰尾、避风草、奶子草、石灰草来源蕨类铁角蕨科铁角蕨属植物华中铁角蕨Asplenium sarel

  • 芸薹子油

    药材名称芸薹子油拼音Yún Tái Zǐ Yóu别名菜子油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芸薹BrassicacampestrisL.种子榨取的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ssica campestri

  • 岗柃

    药材名称岗柃别名米碎木、蚂蚁木来源山茶科岗柃Eurya groffii Merr.,以叶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豁痰镇咳,消肿止痛。主治肺结核,咳嗽。外

  • 龙头草

    药材名称龙头草拼音Lónɡ Tou Cǎo别名鲤鱼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龙冻草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ehania henryi(Hemsl.)Sun ex C.Y.Wu[Dracoc

  • 飞龙掌血叶

    《中药大辞典》:飞龙掌血叶药材名称飞龙掌血叶拼音Fēi Lónɡ Zhǎnɡ Xuè Yè出处《贵州民药物》来源芸香科植物飞龙掌血的叶片。全年可采。功能主治①《贵州民间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