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毛蕨根

毛蕨根

药材名称毛蕨根

拼音Máo Jué Gēn

别名贯众、贯仲、紫萁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密鳞耳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stichum squarrosum(D.Don)Fee[Aspidium squarrosum D.Do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挖出后除去叶柄与须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60-100cm。根茎短,直立或斜升。密被褐色、披针形小鳞片。叶簇生;叶柄长30-40cm,禾秆色,密被棕褐色、边缘有睫毛的阔卵形或狭披针形大鳞片;叶片革质,长圆披针形,长40-60cm,宽10-17cm,渐尖头并为羽状,基部不缩狭,上面光滑,下面疏被红棕色鳞毛,羽轴和叶轴下面密被褐棕色、通常扭曲的线状披针形长鳞片,二回羽状;羽片25-35对,斜展,互生,中部羽片长8-10cm,宽2-2.5cm,渐尖头,有短柄,一回羽状;小羽状10-15对,长圆状镰形,渐尖头,基部不对称,羽片基部上侧1小羽片较长,长达2cm,直立,上侧近圆弧形,有2-3个半裂圆齿,下侧边平直,全缘,叶脉羽状,不甚明显。孢子囊群小,圆形,背生于上半部,每小羽片有5-7个,成熟时汇合;囊群盖大,深棕色,彼此接近,全缘。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0-2300m的山谷杂木林下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河南、湖北、西藏等地。

性味苦;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杀虫;预防流感;麻疹。主吐血;便血;月经过多;痢疾;肠道寄生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鹿衔草

    《中国药典》:鹿衔草药材名称鹿衔草拼音Lù Xián Cǎo英文名HERBA PYROLAE别名鹿蹄草、鹿含草、鹿安茶、鹿寿草、冬绿、破血丹、紫背金牛草[四川]来源本品为鹿蹄草科植

  • 雪山一支蒿

    药材名称雪山一支蒿拼音Xuě Shān Yì Zhī Hāo别名朋阿那布罗玛查瓦(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工布乌头的块根。9~10月挖根,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原

  • 满江红

    《全国中草药汇编》:满江红药材名称满江红拼音Mǎn Jiānɡ Hónɡ别名红浮飘、红浮萍、紫薸、三角薸来源蕨类满江红科满江红属植物满江红Azolla imbricata (Roxb.)Na

  • 淡味当药

    药材名称淡味当药拼音Dàn Wèi Dānɡ Yào别名苦草、小方杆、乌金散。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龙胆科植物当药的全草。7~10月采集全草,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当

  • 山木通

    《中药大辞典》:山木通药材名称山木通拼音Shān Mù Tōnɡ别名冲倒山、千金拔、天仙菊(《江西草药》),蓑衣藤,万年藤(《湖南药材》),大叶光板力刚(《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大木通(《贵

  • 砗磲肉

    药材名称砗磲肉拼音Chē Qú Ròu来源药材基源:为砗磲科动物鳞砗磲和长砗磲等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Tridacna squamosa Lamarck2.Tridacna elongata

  • 小毒芋

    药材名称小毒芋拼音Xiǎo Dú Yù别名香芋、团芋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泉七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udnera colocasiaefolia C. Kock [Conatanth

  • 肉豆蔻衣

    《中药大辞典》:肉豆蔻衣药材名称肉豆蔻衣拼音Ròu Dòu Kòu Yī别名肉豆蔻花(李承祜《药用植物》),玉果花(《药材资料汇编》)。出处《中药志》来源为肉豆蔻科植物肉

  • 山稗子

    《中药大辞典》:山稗子药材名称山稗子拼音Shān Bài Zǐ别名红果莎、乌禾、旱稗(《滇南本草》整理本),红稗、野红米草、水高梁、野鸡稗、红米、野高梁(《云南中草药》),土稗子、山高梁(《

  • 黄杨木叶

    药材名称黄杨木叶拼音Huánɡ Yánɡ Mù Yè别名黄杨脑(《丹溪心法》)出处《纲目》来源为黄杨科植物黄杨的嫩叶。化学成分叶含黄杨碱E、黄杨醇碱E、环朝鲜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