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披针叶兔耳风

披针叶兔耳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披针叶兔耳风

药材名称披针叶兔耳风

拼音Pī Zhēn Yè Tù ěr Fēnɡ

别名小血金丹、肺经草

来源菊科兔耳风属植物披针叶兔耳风Ainsliaea lancifolia Franch.,以全草入药。植株生长茂盛时采集,晒干。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止血。用于各种内出血。

用法用量每次2.5~5克。制成散剂、酊剂或注射剂。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披针叶兔耳风

药材名称披针叶兔耳风

拼音Pī Zhēn Yè Tù ěr Fēnɡ

别名肺经草、小血金丹

出处《四川中草药通讯》1:19,1973

来源为菊科植物披针叶兔耳风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20~60厘米。根茎粗短,周围生多数细长的须根。叶基生,通常5~7片;叶片披针形,长6~11厘米,宽1.6~2.7厘米,先端钝尖,基部楔形下延,边缘微显浅波状,凹处有短刺齿,叶脉2~3对,显着,背脉红棕色,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及边缘均被棕色茸毛,边缘毛最密;叶柄长约4~13厘米,密被棕色茸毛,以基部的毛更长而密。头状花序排成狭长圆锥花序;花梗密被棕色茸毛;每花序含有管状的两性花3朵;总苞田筒状,苞片质硬,多层,覆瓦状排列;管状花冠5裂;雄蕊5。瘦果具羽状冠毛。花期12月。

生境分部生于河边、水沟旁潮湿沙石地的杂草丛中。分布四川、云南等地。

药理作用对犬、兔的实验性外伤有止血作用;在试管中能缩短凝血时间,并有抑菌作用。

功能主治治肺结核咯血,胃溃疡出血,支气管扩张咯血。

临床应用治疗内出血:㈠散剂:将全草晒(烘)干碾细,过80~100目筛,装瓶备用。每次2.5~5克,温开水送服。㈡酊剂:按渗漉法制成20%浓度,每毫升相当于原生药0.2克。每次5毫升,日服3次。㈢注射剂:浓度为50%,供肌肉注射。一般每次2毫升,每日2~4次;严重者每次4毫升,4小时1次,至出血减少后再适当减少用量及次数。采用上述剂型共观察119例内出血患者,用药1~2周,少数2周以上。完全止血者74例(62.1%),部分止血(出血减少或显着减少)28例(23.53%),无效17例(14.36%),有效率85.61%。其中对消化道溃疡出血、肺结核咯血的止血效果较为稳定、明显;支气管扩张仅观察3例,均迅速止血。其中散剂的止血效果不如针剂,且易引起呛咳、恶心呕吐,可导致一时增加出血的副作用;酊剂治疗肺结核咯血疗效较好;针剂治疗39例消化道溃疡出血,与应用一般常规止血剂的40例相对照,止血效果较为迅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披针叶兔耳风

药材名称披针叶兔耳风

拼音Pī Zhēn Yè Tù ěr Fēnɡ

英文名all-grass of Lanceleaf Ainsliaea

别名肺经草、小血金丹

出处出自《中草药通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披针叶兔耳风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nsliaea lancifolia Franch.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

原形态披针叶兔耳风 多年生草本,高20-60cm。根茎粗短,生多数细须根。叶基生,通常5-7枚;叶柄长4-12cm,密被棕色茸毛;叶片披针形,长6-11cm,宽1.6-2.7cm,先端钝尖,基部楔表下延,边缘波状,叶脉明显,2-3对,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及边缘均生棕色茸毛。头状花序排成狭长圆锥花序,每花骗子有3花,管状,两性;花梗密生茸毛;总苞圆筒状,苞片质硬,多层,覆瓦状排列;管状花5裂;雄蕊5。瘦果有羽状冠毛。花期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河边、水沟旁及湿地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药理作用对犬、兔的实验性外伤有止血作用;在试管中能缩短凝血时间,并有抑菌作用。

性味味甘;涩;性平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主肺结核吃力血;翅所管扩张吃力血;胃溃疡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感想末,每次1-3g,每日3次。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花叶假杜鹃

    药材名称花叶假杜鹃拼音Huā Yè Jiǎ Dù Juān别名刺血红、七星剑、血路草(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爵床科植物花叶假杜鹃的全株。

  • 珍珠风

    《中药大辞典》:珍珠风药材名称珍珠风拼音Zhēn Zhū Fēnɡ别名珍珠柳(《草木便方》),鱼子、漆大白(《四川中药志》),鲤鱼下子(《浙江中药资源名录》)。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珍珠风

  • 顺地红

    药材名称顺地红拼音Shùn Dì Hónɡ别名猪蹄甲子(陕西)。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川鄂爬山虎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rthenocissus henryana(Hemsl.)Diels

  • 矮脚南

    药材名称矮脚南拼音ǎi Jiǎo Nán别名矮叶南、矮子南、小白花草、矮陀陀。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单叶地黄连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nronia unifoliolata Oliv.采收和

  • 漏篮子

    《中药大辞典》:漏篮子药材名称漏篮子拼音Lòu Lán Zi别名木鳖子(《雷公炮炙论》),虎掌(《日华子本草》),漏篮(《彰明附子记》)。出处《纲目》来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琐细

  • 山豆根

    《中国药典》:山豆根药材名称山豆根拼音Shān Dòu Gēn英文名RADIX SOPHORAE TONKINENSIS别名广豆根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

  • 僵蛹

    《中药大辞典》:僵蛹药材名称僵蛹拼音Jiānɡ Yǒnɡ出处《中草药通讯》6:5,1972来源为蚕蛹经白僵菌发酵的制成品。制法取白僵菌在25~28℃下经斜面培养10~12天,再将菌种用煮茧液作液体扩大

  • 万寿菊叶

    药材名称万寿菊叶拼音Wàn Shòu Jú Yè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菊科植物万寿菊的叶片,夏、秋采,鲜用或晒干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万寿菊&quo

  • 野芋实

    《中药大辞典》:野芋实药材名称野芋实拼音Yě Yù Shí别名痕芋头花仁(《生草药手册》)。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海芋的果实。夏季采收,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o

  • 一叶荻

    药材名称一叶荻拼音Yí Yè Dí别名叶屈珠、小粒蒿、花扫条、马扫帚牙、小孩拳、叶下珠(《中国药植志》),狗舌条(《东北木本植物图志》),八颗叶下珠(《浙江天目山药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