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山壳骨

山壳骨

药材名称山壳骨

拼音Shān Ké Gǔ

英文名all-grass of Palatebearing Pseuderanthemum

别名小驳骨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应酬科植物钩粉草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seuderanthemum palatiferum (Nees) Radld. [Justicia palatiferum Nees; Eranthemum Palatiferum(Wall.) Nee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钩粉草 多年生草本或严灌木,高30-50cm。枝圆柱形,被柔毛。叶对生;叶柄长5mm;叶片纸质;长圆形、披针形或线形,长3-11cm,宽5-25mm,先端渐尖,稀急尖,通常钝头,基部近急尖,全缘或稍呈浅波状,干时常背卷,两面无毛;侧脉6-12条,顶生穗状花序,长3-10cm,各节有间距,下部各节相距1-2cm,被短柔毛;苞片叶状,1-3对;萼5裂,裂片线形,长约5mm;花冠淡红色或淡紫色,被柔毛,冠管长约3cm,冠檐伸展,5裂,前裂片卵形或卵椭圆形,长12mm,后裂片较小,长圆形,约1/4合生;发育雄蕊和不育雄蕊各2枚,后者极短,与前者花丝的基部合生。蒴果长椭圆形,长1.8cm,被柔毛。种子4颗,花期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中海拔的林下或沟溪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微辛;性平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化瘀消肿;止血。主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粉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用于止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刺柏

    《中药大辞典》:山刺柏药材名称山刺柏拼音Shān Cì Bǎi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柏科植物刺柏的根或果实。根,秋冬采收。果实,成熟时采收。原形态刺柏,又名:刺松、短柏木、杉柏。常绿

  • 田螺厣

    《中药大辞典》:田螺厣药材名称田螺厣拼音Tián Luó Yǎn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田螺科动物中国圆田爆的厣。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田螺"条。功能主治《本草求原》

  • 五灵脂

    《全国中草药汇编》:五灵脂药材名称五灵脂拼音Wǔ Línɡ Zhī别名灵脂、糖灵脂、灵脂米、灵脂块来源为鼯鼠科动物橙足鼯鼠Trogopterus Xanthipes Milne-Edward

  • 分筋草

    药材名称分筋草别名伸筋草、经年石松、二年石松、松柏还阳来源蕨类石松科石松属植物杉蔓石松Lycopodium annotinum 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晒干或阴干。性味苦、微辛,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

  • 野鸡肉

    药材名称野鸡肉拼音Yě Jī Ròu别名雉鸡肉、雉肉、山鸡肉、环颈雉肉来源雉形目雉科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 L.,以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益气,止泻。主治脾

  • 红头翁

    药材名称红头翁拼音Hónɡ Tóu Wēnɡ别名蛆药、地皮消、地皮胶、刀口药来源爵床科芦莉草属植物芦莉草Ruellia drymophila (Diels) Hand.-Mazz.

  • 乌饭子

    《中药大辞典》:乌饭子药材名称乌饭子拼音Wū Fàn Zǐ别名乌饭果、米饭果、纯阳子(《滇南本草》),冷饭果、沙汤果(《云南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乌鸦果的果实。原形态

  • 苦茶叶

    《中药大辞典》:苦茶叶药材名称苦茶叶拼音Kǔ Chá Yè别名小白蜡、苦味散、苦丁茶(《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日本毛女贞的叶。全年可采。原形态常绿

  • 长白假水晶兰

    药材名称长白假水晶兰拼音Chánɡ Bái Jiǎ Shuǐ Jīnɡ Lán来源药材基源:为鹿蹄草科植物球果假水晶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eilotheca humilis(D.Don)H

  • 白婆婆纳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婆婆纳药材名称白婆婆纳来源玄参科白婆婆纳Veronica incan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消肿止血。主治痈疖红肿。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