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大臭黄荆

大臭黄荆

药材名称大臭黄荆

拼音Dà Chòu Huánɡ Jīnɡ

别名斑鸠叶、臭黄荆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近头状豆腐柴的根和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emna subcapitata Rehd.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叶鲜用或晒干。秋后挖根,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近头状豆腐柴,灌木,高1-2m。枝条上具明显的皮孔,嫩枝上有黄白色平展绒毛。单叶对生;叶柄长0.4-1cm,有平展柔毛。叶片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2.5-8.5cm,宽1.5-4.8m,边缘除先端与基部外,多少有锯齿,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截形或圆形,表面暗黄绿色,有柔毛及黄色腺点,背面有毡状毛和腺点。聚伞花序在小枝顶端紧缩成头状,长0.6-2.5cm,宽1-3.5cm;花序梗圆柱形,长0.5-2cm;苞片小,线形或狭披针形,长0.5-1cm;花萼杯状;花冠黄绿色或绿白色,4裂成二唇形,上唇全缘,下唇3裂,喉部密生:圈长柔毛;雄蕊4,稍伸出花冠外。核果暗黑色,卵形,长3-4mm,宽2-3mm。花、果期5-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600m的山坡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痢疾;痈肿疮毒;瘰疬;痛经;疝气;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甘蔗皮

    《中药大辞典》:甘蔗皮药材名称甘蔗皮拼音Gān Zhe Pí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甘蔗的茎皮。化学成分甘蔗皮的蜡中含醛类、醇类、酸类和烃类等成分,还有β-谷甾醇和豆甾醇。功能主治治小儿

  • 高粱乌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高粱乌米药材名称高粱乌米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黑粉科轴黑粉属植物高粱黑粉菌Sphacelotheca sorghi (Link) Clint.和长轴高粱黑粉菌S. cruenta (K

  • 藏鮡胆

    药材名称藏鮡胆拼音Cánɡ Zhào Dǎn英文名Drymoglossum gallbladder别名巴格里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鮡科动物藏鮡的胆囊。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y

  • 韭菜子

    《中国药典》:韭菜子药材名称韭菜子拼音Jiǔ Cài Zǐ英文名SEMEN ALLII TUBEROSI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韭菜Allium tuberosum Rottl. 的干燥成熟种子

  • 酸不溜

    《中药大辞典》:酸不溜药材名称酸不溜拼音Suān Bù Liū别名分枝蓼、叉枝蓼、酸姜(《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蓼科植物叉分蓼的全草。夏、秋采收,阴干。原形态多

  • 红轮千里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轮千里光药材名称红轮千里光别名甲客儿[藏名]来源菊科红轮千里光Senecio flammeus Turcz. ex DC.,以全草、花入药。生境分部西北及东北部。性味苦,寒。功能

  • 鹿骨

    《中药大辞典》:鹿骨药材名称鹿骨拼音Lù Gǔ出处《别录》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骨骼。性味《药性论》;"味甘,微热,无毒。"功能主治补虚羸,强筋骨。①《别录》:&q

  • 锡生藤

    药材名称锡生藤拼音Xī Shēnɡ Ténɡ别名亚红龙(傣名)。出处《云南思茅甲草药选》来源为防己科植物锡生藤的全草。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攀援状藤本,长约1米,全株密被黄白色绒毛。单

  • 苍耳

    《中药大辞典》:苍耳药材名称苍耳拼音Cānɡ ěr别名卷耳(《诗经》),葹(《楚辞》),苓耳(《毛诗传》),地葵(《本经》),枱耳(《楚辞》王逸注),白胡荽(郑玄),常枱(《广雅》),爵耳、耳珰草(陆

  • 凤仙

    药材名称凤仙拼音Fènɡ Xiān别名小桃红、夹竹桃、海蒳、染指甲草(《救荒本草》),旱珍珠(《纲目》),透骨草、凤仙草(《珍异药品》),小粉团(《分类草药性》),满堂红(《浙江中药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