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地核桃

地核桃

《中药大辞典》:地核桃

药材名称地核桃

拼音Dì Hé Tɑo

别名山核桃、箭头草、匙头菜(《贵州民间方药集》),银地匙、白毛叶地丁草(《泉州本草》),地丁子(《贵州民间药物》)。

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为堇菜科植物毛果堇菜全草

原形态毛果堇菜,又名:球果堇菜。

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壮横长。叶和花梗均根出。叶心脏形以至稍圆形,大小差异较大,长2~5厘米,宽2.5~6厘米,先端钝,基部凹入,边缘具浅圆锯齿,两面具粗线毛;叶柄长3~20厘米,具倒向粗短毛;托叶膜质,边缘有线状长毛。花梗长4~9厘米,中部具线状小苞片2枚,并有倒生疏毛;花淡紫色,花萼5,椭圆形,先端钝,基部及边缘稍有毛;花瓣5,倒卵形,花距短,长约3毫米;雄蕊5,下面2枚有蜜腺的附属物,延伸入花距内;子房上位,有毛,柱头弯曲,不分裂。蒴果近圆球形,长约8毫米,有毛。花期4月。果熟期7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阴湿地。分布我国东部以至西南部。

性味①《贵州民间药物》:"性凉,味苦涩。"

②《泉州本草》:"味甘微苦,性寒,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血。治痈疽疮毒,肺痈,跌打损伤,刀伤出血。

①《贵州民间方药集》:"治无名疔肿。"

②《泉州本草》:"清热解毒,退癀止痛。治痈疽肿毒,瘰疬恶疮,以及各种化脓性疮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用0.5~1两);或捣汁。外用:捣烂敷。

复方①治肺痈:毛果堇菜八钱,鱼腥草五钱,金剑草二两。水二斤,煎成一斤,分四次,调食盐或糖,每二小时服一次,续服五至七日。(《泉州本草》)

②治刀伤出血:地核桃捣烂,敷伤处。(《贵州民间药物》)

③治跌打损伤:地核桃三至五钱。捣汁,兑温酒服,并取渣敷患处。(《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地核桃

药材名称地核桃

拼音Dì Hé Tɑo

英文名Herb of Hairyfruit Violet

别名山核桃、箭头草、匙头菜、银地匙、白毛叶地丁草、地丁子、怀胎草。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毛果堇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collina Bess.

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毛果堇菜 多年生草本,花期高4-9cm,果期高可达20cm。根茎粗而肥厚,具结节,黄褐色,垂直或斜生;根多条,淡褐色。叶均基生,呈莲座状;叶柄具狭翅,有毛;托叶膜质,披针形,边缘具较稀疏的流苏状细齿;叶片宽卵形或近圆形,长1-3.5cm,宽1-3cm,边缘具浅而钝的锯齿,果期叶片显着增大,长可达8cm,宽可达6cm,基部心形,两面密生白色短柔毛。花淡紫色,有长梗;萼5,长圆状披针形或狭长圆形,先端圆或钝,有毛,基部有短而钝的附属物。蒴果球形,密生白色长柔毛,成熟时果梗常向下弯曲,使果实接近地面。花、果期5-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或林绿、灌丛、草坡、沟谷及路旁较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宁夏、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四川、贵州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多皱缩成团,深绿色或枯绿色。根茎稍长,主根圆锥形。全株有毛茸,叶基生,湿润展平后,叶片呈心形或近圆形,先端钝或圆,基部稍呈心形,边缘有浅锯齿。花基生,具柄,淡棕紫色,两侧对称。蒴果球形,具毛茸,果柄下弯。气微,味微苦。

性味味苦;辛;性寒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疮疡肿毒;肺痈;跌打损伤疼痛;刀伤出血;外感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15-3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贵州民间方药集》:治无名疔肿。

2.《泉州本草》:清热解毒,退癀止痛,治痈疽肿毒,瘰疬恶疮,以及各种化脓性疮疡。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槭叶止血草

    药材名称槭叶止血草拼音Qì Yè Zhǐ Xuè Cǎo别名变地锦、遍地金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吕宋天胡荽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drocotyle benguetensis Elm.[H

  • 鲎肉

    《中药大辞典》:鲎肉药材名称鲎肉拼音Hòu Ròu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鲎科动物东方鲎的肉。原形态东方鲎,又名:鲎鱼(《广志》)。体长70余厘米,宽约30厘米,全体深褐色,头胸及腹

  • 山荷叶

    药材名称山荷叶拼音Shān Hé Yè别名阿儿七、窝儿七、旱荷、一碗水[陕西]来源为小檗科山荷叶属植物山荷叶(南方山荷叶)Diphylleia sinensis Li,以根状茎入药。秋季采挖,去残茎及

  • 短柄菝葜

    《中药大辞典》:短柄菝葜药材名称短柄菝葜拼音Duǎn Bǐnɡ Bá Qiā别名土茯苓、金刚豆藤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短柄菝葜的根茎。夏、秋采收。原形态落叶攀援灌木。地下茎块状,茎

  • 鹿髓

    《中药大辞典》:鹿髓药材名称鹿髓拼音Lù Suǐ出处《别录》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骨髓或脊髓。性味《别录》:"味甘,温。"功能主治补阳益阴,生精润燥。治虚劳羸弱,肺

  • 猪脂膏

    药材名称猪脂膏拼音Zhū Zhī Gāo别名猪膏、猪脂(《金匮要略》),猪肪膏(《别录》),猪脂肪(《千金·食治》)。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脂肪油。原形态动物形态详"

  • 烟锅草

    《中药大辞典》:烟锅草药材名称烟锅草拼音Yān Guō Cǎo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毛莨科植物东亚唐松草的根。夏、秋间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无毛。茎直立,红色,高65~150厘米。叶互

  • 茄叶一枝蒿

    药材名称茄叶一枝蒿拼音Qié Yè Yì Zhī Hāo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岗斑鸠菊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nonia cliouorum Hance.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晒干。原

  • 毛叶石楠根

    药材名称毛叶石楠根拼音Máo Yè Shí Nán Gēn别名邓向观根(《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毛叶石楠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毛

  • 牛脂

    《中药大辞典》:牛脂药材名称牛脂拼音Niú Zhī出处《纲目》来源为牛抖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脂肪。性味《纲目》:"甘,温,微毒。"功能主治《纲目》:"治诸疮,疥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