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卷边桩菇

卷边桩菇

药材名称卷边桩菇

拼音Juǎn Biān Zhuānɡ Gū

别名卷伞菌、卷缘网褶菌、落褶菌、卷边网褶菌、桩菇

来源药材基源:为桩菇科真菌卷边桩菇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去掉泥沙,晒干备用。

原形态菌盖中央下凹,周边翘起,盖缘向下内卷,径宽4-15cm。盖表幼时微粘,成熟后干燥,中央多成龟裂状。褐色、黄褐色、橄榄褐色至黑褐色。后期盖表微被毛绒。菌肉厚,赭褐色,伤后变红变褐黑色。菌褶下延,褐色,伤后初转红再转黑褐色。褶片近柄处结联成网孔状。柄柱状,等粗,一般较短。表面光滑,色与盖同。孢子黄褐色、褐色,光滑,椭圆形,(7-10)μm×(4-6)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单生或群生于树桩上,或由地下的树桩而破土成丛。多生在栎树和桦木等林下木桩上。夏、秋普遍。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南及安徽、福建、广东、海南、西藏等地。

性状1.性状鉴别 子实体皱缩。湿润后稍粘。菌盖半球形,平展或中央下凹近漏斗状,直径4-15cm,土黄色至青褐色,有光泽,边缘内卷或平展。菌肉厚,浅黄色或浅褐色;菌褶宽,青黄色或褐色。菌柄生于菌盖中央或偏生,长4-8cm,直径1-2cm,光滑,实心。气香,味特异。

2.显微鉴别 孢子椭圆形,长6-10μm,直径4.5-7μm,锈褐色。囊状体披针形,长50-70μm,直径8-12μm。

化学成分含蕈毒碱(muscarine),表-蕈毒碱(epi-mus-carine)和别-蕈毒碱(allo-muscarine)。

性味微咸;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主风寒湿痹;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注意内服不宜过量,孕妇、小儿禁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挂金灯

    《中药大辞典》:挂金灯药材名称挂金灯拼音Guà Jīn Dēnɡ别名酸浆实(《本经》),天泡草铃儿(《卫生杂兴》),金灯笼、天灯笼(汪连仕《采药书》),灯笼果(《铁岭县志》),天泡果(《贵州

  • 芥菜

    《中药大辞典》:芥菜药材名称芥菜拼音Jiè Cài别名芥(《仪礼》),大芥(《方言》),雪里蕻(《野菜笺》),皱叶芥(《纲目》),黄芥(《中药志》)。出处《千金·食治》来

  • 虎牙

    药材名称虎牙拼音Hǔ Yá出处《别录》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牙齿。功能主治①《别录》:"疗丈夫阴头疮及疽瘘。"②《纲目》:"杀痨虫,治猘犬伤发狂,刮末,酒服方寸匕。

  • 猪肾

    《中药大辞典》:猪肾药材名称猪肾拼音Zhū Shèn别名猪腰子(《医学入门》)。出处《别录》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肾,即俗称"猪腰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猪肉&qu

  • 醋栗

    药材名称醋栗拼音Cù Lì别名狗葡萄、山麻子、灯笼果来源虎耳草科醋栗Ribes mandshuricum (Maxim.) Komar.,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东北、河北、山西、陕西

  • 矮醋栗

    药材名称矮醋栗拼音ǎi Cù Lì英文名swamp Currant别名黄果矮茶藨。出处始载于《拉汉种子植物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矮茶蔍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ibes humile

  • 白犁头草

    药材名称白犁头草来源堇菜科白犁头草Viola alata Burgs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辛、酸,寒。功能主治解热,拔毒,散瘀。疖肿,疮疡,急性乳腺炎,跌打肿痛:用鲜全草适量加红糖少许,

  • 鼠李皮

    《中药大辞典》:鼠李皮药材名称鼠李皮拼音Shǔ Lǐ Pí出处《别录》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鼠李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鼠李"条。性状为扁平或卷成槽状的干燥树皮,厚2~3毫米

  • 虎杖

    《中国药典》:虎杖药材名称虎杖拼音Hǔ Zhànɡ英文名RHIZOMA POLYGONI CUSPIDATI别名花斑竹、酸筒杆、酸汤梗、川筋龙、斑庄、斑杖根、大叶蛇总管、黄地榆来源本品为蓼科

  • 绛梨木子

    《中药大辞典》:绛梨木子药材名称绛梨木子拼音Jiànɡ Lí Mù Zǐ别名打枪子(《分类草药性》),叫梨子(《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叫耳母子,叫铃子(《四川中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