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凤仙根

凤仙根

《中药大辞典》:凤仙根

药材名称凤仙根

拼音Fènɡ Xiān Gēn

出处《纲目》

来源凤仙花科植物凤仙

性味①《纲目》:"苦甘辛,有小毒。"

②《岭南采药录》:"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软坚,消肿。治风湿筋骨疼痛,跌扑肿痛,咽喉骨哽。

①《纲目》:"治鸡、鱼骨哽,误吞钢铁,杖扑肿痛。散血通经,软坚透骨。"

②《分类草药性》:"治一切崩带,风湿瘫痪,筋骨疼痛。"

③《岭南采药录》:"去红肿之毒。浸酒甚佳。"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跌扑伤,红肿紫瘀,溃烂:凤仙根、茎捣敷。(《本草正义》)

②治跌打损伤:凤仙花根适量,晒干研末,每次三至五钱。水酒冲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③治骨鲠喉:金凤花根,嚼烂噙下,骨自下,便用温水灌漱,免损齿,鸡骨尤效。(《世医得效方》)

④治水肿:凤仙鲜根每次四至五个,炖猪肉吃,三、四次效。(《泉州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凤仙根

药材名称凤仙根

拼音Fènɡ Xiān Gēn

英文名Root of Garden Balsam

别名金凤花根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mpatiens balsamina 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根部,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凤仙花 一年生草本,高40-100cm。茎肉质,直立,粗壮。叶互生;叶柄长约1-3cm,两侧有数个腺体;叶片披针形,长4-12cm,宽1-3cm,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锐锯齿,侧脉5-9对。花梗短,单生或数枚簇生叶腋,密生短柔毛;花大,通常粉红色或杂色,单瓣或重瓣;萼片2,宽卵形,有疏短柔毛;旗瓣圆,先端凹,有小尖头,背面中肋有龙骨突;翼瓣宽大,有短柄,2裂,基部裂片近圆形,上部裂片宽斧形,先端2浅裂;唇瓣舟形,被疏短柔毛,基部突然延长成细而内弯的距;花药钝。蒴果纺锤形,熟时一触即裂,密生茸毛。种子多数,球形,黑色。

生境分部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化学成分根含矢车菊素甙(Cyanidinmono一glycoside)。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利湿消肿。主跌扑肿痛;风湿骨痛;白带;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6-15g;或研末,3-6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本草汇言》:凤仙根,通经活血之药也。李氏方,治杖扑肿痛,血脉瘀凝。此寒滑走散之品,其性快便捷烈,又不宜多服久服,恐损脾胃,泄元气也。

2.《纲目》:治鸡、鱼骨哽,误吞铜铁,杖扑肿痛。散血通经,软坚透骨。

3.《分类草药性》:治一切崩带,风湿瘫痪,筋骨疼痛。

4.《岭南采药录》:去红肿之毒。浸酒甚佳。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头花杜鹃

    药材名称头花杜鹃拼音Tóu Huā Dù Juān别名小叶杜鹃来源杜鹃花科头花杜鹃Rhododendron capitatum Maxim.,以枝、叶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青海。性味

  • 翅柄铁线蕨

    《中药大辞典》:翅柄铁线蕨药材名称翅柄铁线蕨拼音Chì Bǐnɡ Tiě Xiàn Jué别名猪鬃草、猪鬃七(《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铁线蕨科植物团羽铁线蕨

  • 石栗子

    《中药大辞典》:石栗子药材名称石栗子拼音Shí Lì Zi别名海胡桃(《桂海虞衡志》),黑桐油(《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东中药》Ⅱ来源为大棘科植物石栗的种子。秋季桌熟时采收,取

  • 野马肉

    《中药大辞典》:野马肉药材名称野马肉拼音Yě Mǎ Ròu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马科动物野马的肉。原形态野马(《尔雅》)体长2.2~2.8米,肩高1.3~1.5米。体重200~3

  • 五指毛桃根

    药材名称五指毛桃根拼音Wú Zhǐ Máo Táo Gēn别名南芪、土黄芪(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土五加皮(《广西中草药》)。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

  • 观音竹

    药材名称观音竹拼音Guān Yīn Zhú别名蛇儿参、水麦冬、骑马参、龙爪参、双肾草、走肾草出处《植物名实图考》谓:“现音竹,饶州山坡有之,以千层喜。春时短叶中抽细葶,发小叶,梢开绿花,长柄如石斛。一

  • 水麻叶

    《中药大辞典》:水麻叶药材名称水麻叶拼音Shuǐ Má Yè别名土甘草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荨麻科植物冷水花的全草。秋后采。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全体无毛,高30~60厘米。叶对生

  • 凤尾兰

    药材名称凤尾兰拼音Fènɡ Wěi Lán别名白棕、剑麻、菠萝花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舌兰科植物凤尾丝兰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Yucca gloriosa L.采收和储藏:花开时采摘,鲜用或晒干。原形

  • 蔓荆子叶

    药材名称蔓荆子叶拼音Màn Jīnɡ Zǐ Yè别名白背叶(《岭南采药录》)。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叶或枝叶。化学成分蔓荆的细枝(干)含挥发油0.11

  • 田高粱

    药材名称田高粱别名褐穗飘拂草、牛毛毡、牛毛草、狗毛草来源莎草科田高粱Fimbristylis fusca (Nees) C. B. Clakl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台湾、湖南、云南、贵州至广东。性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