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光叶海桐根

光叶海桐根

药材名称光叶海桐根

拼音Guānɡ Yè Hǎi Tónɡ Gēn

英文名Root of Glabrousleaf Pittosporum

别名山枝根、山栀茶根、钻山虎、皮子药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海桐花科植物光叶海桐的根或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ttosporum glabratum Lindl.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季采集,挖取根部或剥取根皮,除去泥土,切段,晒干。

原形态光叶海桐,常绿灌木,高2-3m。上部枝条有时轮生,全株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5-10mm;叶片薄革质,倒卵状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6-10cm,宽1-3.5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呈楔形,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边缘略呈波状;中脉突出明显。伞形花序1-4枝,生于小枝顶端,通常具花6-13朵;花黄色,径约7mm;花梗长10-15mm,光滑;花萼基部联合,5裂,裂片广卵形,长2mm,光滑,边缘有毛;花瓣5,分离,倒披针形,长8-10mm;雄蕊5,与花瓣互生,长4-7mm;子房长卵形,无毛,花柱长3mm,柱头略增大。蒴果卵形或椭圆形,长2-2.5cm,3瓣裂,每瓣有种子约6颗,果皮薄,革质。种子大,近圆形,长5-6mm,红色。花期4月,果熟期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间阴湿夺、山坡、溪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生物碱、皂甙。

性味味苦;苦;辛;性微温

归经心,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咳涩精。主风湿痹痛;腰腿疼痛;跌打骨折;头晕失眠;虚劳咳嗽;遗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敷;或煎水洗;或浸酒搽。

各家论述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活血通络,解痉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跌打骨折,小儿麻痹后遗症,产后风瘫,心胃气痛,牙痛。2.《广西植物名录》:祛风活络,消肿解毒,活血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骨折,产后风瘫,胃痛,毒蛇咬伤,疮疖肿毒。3.《常用中草药配方》:治肾虚遗精,多年哮喘,虚劳咳嗽,神经衰弱。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柳花

    《中药大辞典》:柳花药材名称柳花拼音Liǔ Huā别名杨花(《摘元方》),柳椹(《岣嵝神书》),柳蕊(《纲目拾遗》)。出处《本经》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花。性味苦,寒。①《本经》:"味苦,寒

  • 遍山红

    《中药大辞典》:遍山红药材名称遍山红拼音Biàn Shān Hónɡ别名暴牙郎、秤杆菜(《贵州民间药物》),满山红、三叶藤(《广西药植名录》)。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野牡丹科植

  • 小花青藤

    药材名称小花青藤拼音Xiǎo Huā Qīnɡ Ténɡ别名黑九牛、鹰爪、九牛藤、翅果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莲叶桐科植物小花青藤的根及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ligera parviflora Du

  • 蟛蜞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蟛蜞菊药材名称蟛蜞菊拼音Pénɡ Qí Jú别名黄花蟛蜞草、黄花墨菜、黄花龙舌草、田黄菊、卤地菊来源菊科蟛蜞菊属植物蟛蜞菊Wedelia chinen

  • 毛柴胡

    药材名称毛柴胡拼音Máo Chái Hú别名枪刀菜、毛牛耳大黄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毛连菜的根及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cris hieracioide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

  • 驴头

    《中药大辞典》:驴头药材名称驴头拼音Lǘ Tóu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头。功能主治治中风头眩,消渴,黄疸。①《千金·食治》:"头烧却毛,煮取汁,以

  • 心叶百合

    药材名称心叶百合拼音Xīn Yè Bǎi Hé别名大叶百合、山菠萝根、荞麦叶贝母、荞麦叶大百合来源为百合科心叶百合属植物心叶大百合Cardiocrinum giganteum (W

  • 牛肠

    《中药大辞典》:牛肠药材名称牛肠拼音Niú Chánɡ出处《本草蒙筌》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肠。功能主治《本草蒙筌》:"厚肠,除肠风痔漏。"用法用量内服:煮食

  • 白叶火草

    《中药大辞典》:白叶火草药材名称白叶火草拼音Bái Yè Huǒ Cǎo别名拿戛千里光、白背艾,火门艾、大叶艾、满山香(《广西药植名录》),大白叶子火草(《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

  • 钟乳石

    《中国药典》:钟乳石药材名称钟乳石拼音Zhōnɡ Rǔ Shí英文名STALACTITUM别名石钟乳、滴乳石来源本品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族方解石,主含碳酸钙(CaCO3 )。采收后,除去杂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