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光叶水苏

光叶水苏

药材名称光叶水苏

拼音Guānɡ Yè Shuǐ Sū

别名望江青、天芝麻(《李氏草秘》),白马兰、泥灯心、野地蚕、白根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光叶水苏全草。春季至初冬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下部匍匐生根;茎方形,节上有毛。叶对生,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4~10.5厘米,宽0.7~3厘米,先端急尖,基部近圆形或心形,边缘有锯齿,两面均无毛;叶柄长3~17毫米。花轮有花6朵至多数,腋生而集成间断的穗形总状花序,或顶生于枝梢,花轴长5~12厘米;苞片小,披针形;花萼钟状,长7.2毫米,外面无毛或有微柔毛,有10条脉纹和5齿,齿端有针尖,边缘有纤毛,上唇3齿,下唇2齿;花冠淡红色或淡紫色,长14.5毫米,上唇倒卵圆形,外面被短柔毛,全缘,下唇3裂;雄蕊4,2强;花柱顶端2裂,较雄蕊短。小坚果倒卵圆形,长1.8毫米,黑色光滑。花期4~6月,果期5~7月。

生境分部生于潮湿的田间草丛中或水沟边。分布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咖啡酸,4-咖啡酰基奎宁酸和绿原酸,还含有3种黄酮类物质:7-甲氧基黄芩甙元、光叶水苏甙和光叶水苏次甙。另含皂甙。

性味《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味微甘,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抗菌消炎。治风热咳嗽,咽喉肿痛,百日咳,痢疾,带状疱疹。

①《杭州药植志》:"脱力强壮剂。"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抗菌消炎。"

③《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益阴清火,泻热除痰。治风热上升,咽喉肿痛,咳嗽,失音,疱疹热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汁涂敷。

复方①治百日咳:光叶水苏五钱至一两,加冰糖或白糖适量,水煎服。

②治扁桃体炎、咽喉炎及其他喉症:光叶水苏连根全草一两,或加牛膝一两,一枝黄花五钱,水煎,含服。

③治带状疱疹:鲜光叶水苏根,捣汁涂敷患处。

④治痢疾:光叶水苏一至二两,水煎服。(选方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硼砂

    《全国中草药汇编》:硼砂药材名称硼砂拼音Pénɡ Shā别名月石来源硼砂矿经精制而成的结晶。炮制矿砂挖出后,溶于沸水中,滤去杂质,滤液放冷后析出结晶,取出干燥。性味甘、咸,凉。功能主治清热,

  • 雪山鼠尾草

    药材名称雪山鼠尾草拼音Xuě Shān Shǔ Wěi Cǎo英文名Jokul Salvia别名紫花丹参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雪山鼠尾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lau

  • 短齿楼梯草

    药材名称短齿楼梯草拼音Duǎn Chǐ Lóu Tī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短齿楼梯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tostema brachyodontum(Hand.-Mazz.)W

  • 山麦冬

    药材名称山麦冬拼音Shān Mài Dōnɡ英文名RADIX LIRIOPES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湖北麦冬Liriope spicata (Thunb.)Lour. var. prolife

  • 白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皮药材名称白皮拼音Bái Pí别名牛千斤来源卫矛科白皮Euonymus tengyuehensis W. W. Smith,以皮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淡,平

  • 紫鸭跖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鸭跖草药材名称紫鸭跖草拼音Zǐ Yā Zhí Cǎo别名血见愁、紫露草来源鸭跖草科紫鸭跖草Tradescantia virginian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

  • 云母石

    药材名称云母石拼音Yún Mǔ Shí别名白云母、银精石来源天然白云母矿石。性味甘,平。功能主治镇静,止血。用于心悸失眠,咯血,吐血。外用治创伤出血。用法用量3~4钱。外用适量。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西瓜子仁

    《中药大辞典》:西瓜子仁药材名称西瓜子仁拼音Xī Guā Zǐ Rén出处《纲目》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种仁。夏季食用西瓜时,收集瓜子,洗净晒干,去壳取仁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西瓜

  • 叩头虫

    《中药大辞典》:叩头虫药材名称叩头虫拼音Kòu Tóu Chónɡ别名跳百丈(《纲目拾遗》),跳搏虫、膈膊虫(《中国医学大辞典》),跳米虫、蛷(《动物学大辞典》),剥剥跳

  • 光叶海桐根

    药材名称光叶海桐根拼音Guānɡ Yè Hǎi Tónɡ Gēn英文名Root of Glabrousleaf Pittosporum别名山枝根、山栀茶根、钻山虎、皮子药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来源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