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齿根

猜你喜欢

  • 鹚痈

    病名。①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指生于臂撑上者之痈。②出《医宗金鉴》卷六十八。即手心毒偏于掌边者。见该条。

  • 赤白游风

    病名。见《保婴撮要》卷十二。多为脾肺燥热,或表气不固,风邪袭于腠理、风热壅滞,营卫失调所致。滞于血分则发赤色,名赤游风;滞于气分则发白色,名白游风。临症常突然发作,游走不定,皮肤光亮、浮肿,形如云片,

  • 阳交

    经穴名。代号GB35。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别阳、足髎。属足少阳胆经。阳维脉之郄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7寸,当腓骨后缘处;或于外丘穴后方1寸取穴。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和腓动、静脉分支。主治胸胁胀满,

  • 苦笋

    出《食疗本草》。为苦竹笋之简称,详该条。

  • 后山骨伤

    病名。即枕骨部损伤。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多由跌打坠撞所致。轻者头昏目眩,耳鸣、项强、咽梗,饮食难进,烦躁,肢软;如骨伤过重,筋翻气促,痰声如锯,垂头目闭,昏迷不省人事,易于危及生命。治疗参见脑骨伤

  • 朱济川

    【介绍】:见朱惠明条。

  • 紫极宫道士

    唐代掌握医术的道士。据传广陵(今江苏扬州)有一木工,病手足挛缩,不能执斧,匍匐行乞于市,遇紫极宫道士,给药数丸,经治而愈。木工叩谢,道士将医方传授木匠,木匠得方,为人治病多愈。

  • 灌汗

    指汗多如灌水之状。《素问·脉要精微论》:“肺脉……其耎而散者,当病灌汗。”《类经》卷六:“汗出如水,故云灌汗。”《脉经》“灌汗”作“漏汗”。参见漏汗条。

  • ①身体。《荀子·劝学》:“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②妊娠。《脉经》:“妇人经自断而有躯。”

  • 神气枯瘁

    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轮廓无伤,但视而昏花,开闭则干涩异常,掀睑细看,外面养睛神水,有若蜗牛之涎,涎游于黑白之间,徒光无润,须臾风轮内外,气象渐变,枯败如死人,故曰神气枯瘁。”类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