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阳自和

阴阳自和

指人体正气的自然调节机能,不假药物而能恢复健康。临床过程中出现体温正常,气血调和,食欲增加,二便通利等,是阴阳趋向平衡的现象。《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猜你喜欢

  • 小儿斗眼

    病证名,见《验方新编》卷之一。其表现为黑眼珠呆滞。参见通睛条。

  • 黄济之

    【生卒】:十五世纪中叶【介绍】:明代医家。字世仁。浙江余姚人。精于医术,著有《本草权度》一书。

  • 劳役痢

    病名。指痢疾之因劳累过度所致者。见《症因脉治·痢疾论》。多因生活无节,劳力过度,或饥饱不匀,负重远行,营伤卫损,血渗大肠所致。其症痢下纯血,或腰痰背楚,胁肋作痛,四肢倦怠,嗜睡减食。节劳稍缓,劳重即发

  • 肾精

    指肾脏所藏的元精,属肾阴的范围。

  • 苏游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玄感传尸方》1卷。已佚。

  • 吕梦征

    【介绍】:见吕应钟条。

  • 养营承气汤

    即承气养营汤,见该条。

  • 十二经绝产

    即十二病绝产。详该条。

  • 苦丁香

    见《本草衍义补遗》。为瓜蒂之别名,详该条。

  • 朱翼中

    【介绍】:见朱肱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