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病名。出《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①即中暑、中热。《六气感证要义》:“伤寒论,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故中热即中暍,中暍即中暑,暑热暍三字,并无二义。”参见中热、中暑条。②指阴寒之暑证。《证治准绳·
见《证治准绳·幼科》集二。即泻青丸,见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苦木,详该条。
病证名。见王之翰《妇科胎产百病》。即妊娠咽痛。详该条。
病证名。指脾胃寒盛所致的泄泻。《伤寒捷诀·肠垢鹜溏》:“协寒利者,曰鹜溏,脐下必寒,宜理中、四逆汤主之。”参见寒泻、寒泄、鹜溏条。
【介绍】:见崔玄亮条。
六吕之一。详六吕、六律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凉粉草之别名,详该条。
丛名书。汪绍达辑。刊于1929年。包括《叶天士家传秘诀》、《慎疾刍言》、《李翁医记》及(日)今村亮《医事启源》四种。
病证名。见清·颜筱园《眼科约编》。即瞳神缩小。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