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足跟痛

足跟痛

证名。又称脚跟痛。多由肾虚血热痰湿所致。《丹溪心法·足跟痛》:“足跟痛,有痰,有血热。”常见足跟一侧或二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张氏医通》卷五:“肾脏阴虚者,则足胫时热而足跟痛,六味丸加龟板、肉桂阳虚者,则不能久立而足跟痛,八味丸;挟湿者,必重著而肿,换骨丹史国公药酒肥人湿痰流注,导痰汤加木瓜、草薢、防己;虚人用补中益气十全大补汤。”《医学入门·脚气》:“脚跟痛,有血热者,四物汤加知母黄柏牛膝;有痰者,五积散加木瓜。”参见脚跟痛条。

猜你喜欢

  • 石人

    郑栎庵《女科万全方传灯》:“室女从不通经者,石人也。”参见石女条。

  • 甲己化土

    运气术语。指逢甲己为土运。《素问·天元纪大论》:“甲己之岁,土运统之。”

  • 黑夜睛明症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即黑夜精明证。详该条。

  • 三刺

    古刺法名。①指针刺浅深不同的三种刺法。即先刺至浅层,再较深的刺入,最后刺入更深的部位,以产生针刺感应,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灵枢·官针》:“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始浅刺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深刺之,

  • 丘哲

    【介绍】:宋代医家。生平不详。撰有《备急效验方》三卷,已佚。

  • 郁燠(ào 奥)

    蕴积薰蒸。指郁热内薰。《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其运热,其化暄暑郁燠。”

  • 索子果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使君子之别名,详该条。

  • 方寸匕

    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名。其形状如刀匕,大小为古代一寸正方,故名。一方寸匕约等于2.74毫升,盛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为1克左右。

  • 方谷

    【生卒】:1508~1600?【介绍】:明代医家。钱塘(今杭州)人。任当地医官,有较丰富的临证经验,并有门生数人。著述有《医林绳墨》一书,由其子方隅编集成册,由他自己校正而成书。另著有《脉经直指》、《

  • 偶中

    指巳时。详十二时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