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蝈蝈

蝈蝈

《全国中草药汇编》:蝈蝈

药材名称蝈蝈

拼音Guō Guō

别名螽斯、聒聒儿、郊游子

来源昆虫纲直翅目螽斯科 Gampsocleis buergeri;G. inflata Ur.; G. gratiosa infuscata Ur.;G. sinensis Walker,以雄虫全体入药。捕捉后用白酒喷死,即时晒干或烘干备用。

生境分部南北各地。

功能主治解毒,行水,止痛。主治中耳炎,水肿及腰腿疼痛。

用法用量2~3个,瓦上焙焦,研面,吹耳内或黄酒冲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蝈蝈

药材名称蝈蝈

拼音Guō Guō

英文名katydisds

别名聒子、聒聒、山蝈蝈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螽斯科动物螽斯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mpsaocleis gratiosa Brunner Wattenwy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捕捉,捕后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螽斯,全体绿色。触角鞭状,长于体躯。复眼卵圆形。前翅近膜质,较弱,前缘向下倾斜,静止时左翅覆于右翅之上方。雄虫在左前翅的轭区有圆形的发音器,右前翅的基部有光滑的鼓膜。听器位于前足胫节基部外侧。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荒地草丛及豆地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河北、江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全体呈长圆形,灰绿色或黄褐色。头略呈圆形,复眼1对,卵圆形,触角1对,长鞭状,多脱落;前胸背板略呈细长圆柱形,中后胸被翅;胸足3对,多脱落,后足较大。气腥。

性味味辛;微甘;性平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通络止痛。主水肿尿少;腰膝肿痛;湿脚气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2-3只。外用:适量,研末吹耳。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有解毒、止痛、利水消肿等功能。主治中耳炎、水肿、腰腿痛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蓼实

    《中药大辞典》:蓼实药材名称蓼实拼音Liǎo Shí别名蓼子(《补缺肘后方》),水蓼子(《东医宝鉴》)。出处《本经》来源为蓼科植物水蓼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置通风干燥处。原形

  • 杏仁防风

    药材名称杏仁防风拼音Xìnɡ Rén Fánɡ Fēnɡ别名山当归[四川]、马蹄防风[云南]、兔耳防风来源为伞形科茴芹属植物杏仁防风Pimpinella candolle

  • 木槿

    药材名称木槿拼音Mù Jǐn别名榇、日及、朝开暮落花、藩篱草、花奴玉蒸性味甘、平、滑、无毒。功能主治1、赤白逅眄。用槿皮二两,切细,用白酒一碗半,煎成一碗,空心服。2、头面钱癣。用槿树皮研为

  • 朱砂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朱砂莲药材名称朱砂莲拼音Zhū Shā Lián别名背蛇生、躲蛇生来源为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朱砂莲Aristolochia cinnabaria C. Y. Cheng,

  • 九爪龙

    《全国中草药汇编》:九爪龙药材名称九爪龙别名接骨草、千台楼、心不死、万带兰、吊兰[云南玉溪]来源兰科九爪龙Vanda amesiana Reichb.,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淡、涩,平。功

  • 牛鼻栓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鼻栓药材名称牛鼻栓拼音Niú Bí Shuān别名千斤力来源金缕梅科牛鼻栓Fortunearia sinensis Rehd. et Wils.,以枝、叶入药

  • 粗糠柴

    药材名称粗糠柴拼音Cū Kānɡ Chái别名香桂树、香檀、痢灵树、吕宋楸荚粉[腺体粉末]来源大戟科野桐属植物粗糠柴Mallotus philippinensis (Lam.)Muell.-

  • 地瓜藤

    《中药大辞典》:地瓜藤药材名称地瓜藤拼音Dì Guā Ténɡ别名地石榴(《滇南本草》),过江龙、土瓜(《草木便方》),野地瓜(《分类草药性》),地蜈蚣(《天宝本草》),牛马藤、过

  • 蘽根

    药材名称蘽根拼音Lěi Gēn别名虆根(《别录》)出处《纲目》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葛藟的根。性味江西《中草药学》:"甘,平。"功能主治治病后体虚,关节酸痛,跌打损伤。①《别录》:&qu

  • 百日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日草药材名称百日草来源菊科百日草Zinnia elegans Jacq.,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长江流域各省有栽培。功能主治清热利尿。主治痢疾,淋症,乳头痈。用法用量0.5~1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