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骨之一。即鎚骨。左右耳各一,在鼓室内腔上部,其形似鎚,故名。
颈项部。《灵枢·痈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
固,指二便不通;泄,指二便不禁。《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①指肝。五脏合五行,肝属木,故名。②推拿部位名。见肝经条。
综合性医书。6卷(一作12卷)。清·喻昌撰于1658年。本书结合临床病证,正面阐述辨证论治的法则(即所谓“法”),并明确指出一般医生在辨证治疗上易犯之错误,提示禁例(即所谓“律”),故以“法律”为其书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脚发。见该条。
证名。指伏热或吐后引起的心胸烦热或烦闷。《素问·本病论》:“伏热内烦。”《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注解伤寒论》卷五:“吐后心
【介绍】:见张明德条。
即大肠经病。十二经病之一。《灵枢·经脉》:“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慄不复。”
见继志堂医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