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白滑,中心黑苔的舌象。其证有寒有热:白滑苔,刮之可净,为真寒假热;若刮之不净,舌粗涩干燥,为里实热证,或为表邪入里之候(见《伤寒舌鉴》)。
出《喉科种福》。即帝中,悬雍之别名。
解剖名。指齿根,实为牙颈。《难经》五十八难:“汗注不休,齿本槁痛。”
即犀黄丸,见该条。
①经穴名。代号SJ2。出《灵枢·本输》。《针灸甲乙经》作腋门,《千金要方》作掖门。属手少阳三焦经。荣(水)穴。位于手背侧第四、五指缝间,当指掌关节前方赤白肉际处。布有尺神经的手背支和来自尺动脉的指背动
同舟楫之剂。详该条。
颞骨的乳突下。《素问·气府论》:“下完骨后各一。”
【介绍】:唐翰林学士。长于产科,撰有《产经》2卷。
病证名。指寒邪内积而致的泄泻。因过食生冷,或形寒饮冷,积渐而成。《症因脉治》卷四:“积寒泄泻之症,腹中绵绵作痛,小便不赤,口唇不干,泻下清白鸭溏之色。”脉多沉细而迟,或沉而结。治宜温中散寒。寒积内滞者
见《东垣试效方》卷五。即助阳和血补气汤,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