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红毛草

红毛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毛草

药材名称红毛草

拼音Hónɡ Máo Cǎo

别名竹叶草、百日晒、肉草、七日一枝花、鸭舌头、小号鸡舌癀、细竹壳菜、血见愁[广西]

来源鸭跖草科水竹草属植物裸花水竹草Murdannia nudiflora (L.) Brenan[Aneilema malabaricum (L.) Merr.; A. nudiflorum (L.)Wall. non R. Brown]的全草。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味淡,凉。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凉血止血。用于肺热咳嗽,咳血,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肠炎。外用治疮疖红肿。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鲜全草捣烂外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红毛草

药材名称红毛草

拼音Hónɡ Máo Cǎo

别名韭菜(《天宝本草》),天芒针(《福州草药》),地蓝花、鸭舌头(《四川中药志》),地潭花、山海带(《重庆草药》)。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鸭跖草科植物裸花水竹叶全草。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为多年生草本。须根发达。茎丛生,横卧,肉质,节处生不定根,节部明显,节间微带紫色,分枝多。叶互生,略肉质;线状披针形,长3~10厘米,宽1厘米左右,上面深绿色,下面两侧有时具紫色斑点,全缘,边缘紫红色;具叶鞘,抱茎节,鲜紫红色,边缘有刚毛。为总状形聚伞花序,生于枝顶或顶端叶腋,花直径1.2厘米;花萼3,长卵形,先端略尖,绿色;花瓣3,倒卵圆形,较萼片长1/3,蓝紫色;雄蕊6,其中2枚发育,花药黑色,1枚仅有花丝,3枚退化,其花丝略短,顶部成扁平的小蝶形花药,黄色,所有花丝均有蓝紫色长毛;子房3室,每室2个胚珠。果实每室有种子2粒。花期8~9月。

生境分部生于潮湿的沟边及荒地。分布福建、广东、四川等地。

性味①《天宝本草》:"性温。"

②《四川中药志》:"味甘淡,性平,无毒。"

功能主治清肺热,消肿毒。治肺热咳嗽吐血,乳痈,肿毒。

①《天宝本草》:"化痰清火,止血。能清三焦火,去瘀生新。"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热,止咳。治吐血。"

③《四川中药志》:"清肺热,行血,消肿毒。治咳嗽吐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钱。外用:捣敷。

复方治乳痈红肿:红毛草、野菊花叶、水苋菜芙蓉叶马蹄草。共捣绒包敷患处。(《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红毛草

药材名称红毛草

拼音Hónɡ Máo Cǎo

英文名Herb of Nakedflower Murdannia

别名韭菜、天芒针、地蓝花、鸭舌头、地潭花、山海带、红茅草、竹叶草、百日晒、肉草、七月一枝花、小号鸡舌癀、细竹壳菜、血见愁、红竹壳菜、细竹田、鸡舌草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裸花水竹叶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rdannia malabaricum (L.) Bruckn.[Commelina nudiflora L.;Aneilema malabaricum(L.)Mer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裸花水竹叶,为多年生草本。高5-30cm。须根发达。茎丛生,横卧,肉质,节处生不定根,节间明显,带紫色。单叶互生;叶片线状披针形,长3-10cm,宽约1cm,先端渐尖,基部成鞘抱茎,上面深绿色,下面有时有紫色斑点。聚伞花序排成顶生的圆锥花序状;总苞片条形至披针形,比叶短;苞片早落;花梗细,长约4mm;萼片3,长圆形,长约4mm,子室,每室有2颗种子。种子褐色,表面疏生大的窝孔。花期8-9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600m的溪边、水边和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等地。

性味甘;淡;凉

归经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肺热;凉血解毒。主肺热咳嗽;咳血;吐血;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可用至60g;或绞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1.《天宝本草》:化痰清火,止血。能清三焦火,去瘀生新。

2.《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热,止咳。治吐血。

3.《四川中药志》:清肺热,行血,消肿毒。治咳嗽吐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檀香泥

    《中药大辞典》:檀香泥药材名称檀香泥拼音Tán Xiānɡ Ní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檀香科植物檀香心材中的树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檀香"条。功能主治《纲目拾遗

  • 白蝶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蝶花药材名称白蝶花拼音Bái Dié Huā别名和气草、兔耳草、龙头兰来源兰科白蝶花Pecteilis susannae (L.)Rafin.,以根入药。生境

  • 索骨丹

    药材名称索骨丹拼音Suǒ Gǔ Dān别名水五龙、慕荷、牛角七、红骡子、鬼灯檗、山藕、作合山、红药子、黄药子[陕西]来源虎耳草科鬼灯檗属植物老蛇盘Rodgersia aesculifolia Bata

  • 羊角藤叶

    药材名称羊角藤叶拼音Yánɡ Jiǎo Té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羊角藤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rinda umtellta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鲜用。原形态羊角藤,攀援

  • 密脉鹅掌柴

    药材名称密脉鹅掌柴拼音Mì Mài é Zhǎnɡ Chái别名七叶莲、五加风、木克买、五加皮、龙爪树、汉桃叶、万年青、五爪叶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密脉鹅掌柴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ff

  • 昆明鸡血藤根

    药材名称昆明鸡血藤根拼音Kūn Mínɡ Jī Xuè Ténɡ Gēn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昆明鸡血藤的根。化学成分根和种子均含鱼藤酮及拟鱼藤酮,种子含

  • 山麻杆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麻杆药材名称山麻杆拼音Shān Má Gǎn别名野火麻来源大戟科山麻杆Alchornea davidii Franch.,以茎、皮、叶入药。生境分部陕西及长江流域。性味

  • 河蚌

    药材名称河蚌拼音Hé Bànɡ别名无齿蚌、池蚌、珠蚌、背角无齿蚌、三角帆蚌、射线裂脊蚌、褶纹冠蚌来源软体动物门瓣鳃纲蚌科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 Lea;三角帆

  • 紫叶秋海棠

    药材名称紫叶秋海棠拼音Zǐ Yè Qiū Hǎi Tánɡ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毛叶秋海棠的带根茎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rex Putz.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

  • 山楂木

    《中药大辞典》:山楂木药材名称山楂木拼音Shān Zhā Mù别名赤爪木(《唐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等的木材。性味《唐本草》:"味苦,寒,无毒。&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