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管仲

管仲

《中药大辞典》:管仲

药材名称管仲

拼音Guǎn Zhònɡ

别名番白叶(《滇南本草》),翻白地榆槟榔仁(《滇南本草》)整理本),翻背白草白头翁、涩疙瘩(《贵州民间药物》),地管子(《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地摈榔、白地榆(《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亮叶委陵菜带根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肥大,圆锥形或不规则圆柱形,紫棕色。茎直立,表面密被黄白色绵毛。单数羽状复叶,基生;叶柄长2.4~3.5厘米,表面被白色绵毛;顶端小叶最大,大的小叶片之间,常隔2~4对小的小叶片,小时片倒卵形至阔椭圆形,先端浑圆,基部阔楔形。边缘有尖锯齿,上面浓绿色,下面白色,均被绵毛。聚牵花序顶生;花黄色,直径约2厘米;萼绿色,5裂,裂片倒卵圆形至椭圆形,副萼片较小,5裂。卵状披钟形,两面均被黄白色绵毛;花瓣5枚,阔倒卵形;雄、雌蕊多数,聚生在白色花托上。瘦果细小,多数,淡褐色,为宿萼所包围。花期夏秋。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路边。分布云南、贵州、四川、西藏。

性味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涩。"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苦涩,平。"

功能主治清热消炎,凉血止血。治赤白痢疾,肠炎,胃痛,肺结核咯血,鼻衄,便血,血崩,外伤出血,疔疮。

①《滇南本草》:"治血崩,白带,大肠下血,用新瓦焙;治面寒疼,烧酒为引。"

②《贵州民间药物》:"治痢疾,疔疮,风湿。"

③《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止血,消炎收敛。治痢疾,肠炎,胃痛,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痛经。"

④《云南中草药选》:"凉血止血,收敛止泻。治肺结核咯血,吐血,鼻衄,消化不良,贫血,赤白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研末,3~5分;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复方①治痢疾:鲜翻背白草一两。加水煎好。将适量红糖放于锅中,加酒二两,点燃烧过,再兑入已煎好的药水,然后服用。

②治疔疮:鲜翻背白草,捣烂敷患处,留头,干则换之。

③治风湿痛:翻背白草根三两。泡酒服。(①方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

④治外伤出血:翻白叶根,研粉撒。(《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管仲

药材名称管仲

拼音Guǎn Zhònɡ

英文名Herb of Shiny Cinquefoil

别名番白叶、翻白地榆槟榔仁、翻背白草白头翁、涩疙瘩、地管子、地槟榔、白地榆、马屎根、翻白叶、红地榆、翻转白、银毛委陵菜、地槟榔、番白草地榆、赤地榆、精地白、光委陵、翻白菜、爬地茶、马水根、白薄草、紫地榆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西南委陵菜的根或带根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tentilla fulgens Wall.ex Hook.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带根的全草,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西南委陵菜多年生草本,高10-60cm。根粗壮,圆柱形。花茎密被开展长柔毛及短柔毛。基生叶为间断羽状复叶,有中叶6-13(-15)对,连叶柄长6-30cm,叶柄密被开展长柔毛及短柔毛;小叶片无柄或顶生小叶片有柄;托叶膜质,褐色,外被长柔毛;小叶片倒卵形或倒卵椭圆形,间有大型显着的附片,小叶片长1-6.5cm,宽0.5-3.5cm,先端圆钝,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多数尖锐锯齿,上面伏生疏柔毛,下面密被白色绢毛及绒毛;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唯向上部小叶片对数逐渐减少,托叶草质,上面密被长柔毛,下面被白色绢毛,边缘有锐锯齿。花两性;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萼片5,三角卵形,先端急尖,被长柔毛,副萼片5,椭圆形,先端急尖,全缘,稀有齿,外面密生白色绢毛,与萼片近等长;花直径1.2-1.5cm;花瓣5,先端圆钝,比萼片稍长,黄色;花柱近基生,呈梭形。瘦果光滑。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3600m的山坡草地、灌丛、林缘及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湖北、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略扭曲状弯曲,根头部膨大,并密生灰白色茸毛。表面棕褐色,具明显纵皱纹,顶端有时具环纹,并有圆柱状根茎或根茎残基。质坚而稍脆,折断面平整,略粉质,横断面形成层环明显,皮部淡黄色,木部棕黄色或带粉红色,显着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涩。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排列紧密。皮层窄小。韧皮部较窄,韧皮纤维大多单个散在,壁厚,多木化。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占根的大部分。薄壁细胞中充满淀粉,草酸钙簇晶广布于落皮层及薄壁细胞中。

性味寒;苦涩

归经脾;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涩肠止泻,凉血止血。主赤白下痢;肠炎腹泻;肠风下血;肺痨咯血;吐血;崩漏带下;外伤出血;疔疮;烫烧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研末,1-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复方①治痢疾:鲜翻背白草一两。加水煎好。将适量红糖放于锅中,加酒二两,点燃烧过,再兑人已煎好的药水,然后服用。②治疔疮:鲜翻背白草,捣烂敷患处,留头,干则换之。③治风湿痛,翻背白草根三两。泡酒服。(①方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④治外伤出血:翻白叶根,研粉撒。(《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治血崩,白带,大肠下血,用新瓦焙;治面寒疼,烧酒为引。

2.《贵州民间药物》:治痢疾,疔疮,风湿。

3.《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止血,消炎收敛。治痢疾,肠炎,胃痛,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痛经。

4.《云南中草药选》:凉血止血,收敛止泻。治肺结核咯血,吐血,鼻衄,消化不良,贫血,赤白痢疾。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矮茎朱砂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矮茎朱砂根药材名称矮茎朱砂根拼音ǎi Jīnɡ Zhū Shā Gēn别名血党、矮八爪金龙、九管血、开喉箭来源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矮茎朱砂根Ardisia brevicaulis

  • 石栗

    药材名称石栗拼音Shí Lì别名黑桐油树来源大戟科石栗Aleurites moluccana (L.)Willd.,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云南。性味微苦,寒。有小毒。功能主

  • 独脚蟾蜍

    《全国中草药汇编》:独脚蟾蜍药材名称独脚蟾蜍别名掌裂草葡萄、金线吊蛤蟆、石蟾蜍来源葡萄科独脚蟾蜍Ampelopsis aconitifolia Bunge var. glabra Diels [A.

  • 茅栗叶

    药材名称茅栗叶拼音Máo Lì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茅栗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ea seguinii Dode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幼

  • 卫矛

    药材名称卫矛拼音Wèi Máo别名鬼箭羽、麻药[广东]、八树[陕西]、篦梳风[湖南]来源卫矛科卫矛属植物卫矛Euonymus alatus (Thunb.) Sieb.,以根,带翅

  • 子楝树叶

    药材名称子楝树叶拼音Zǐ Liàn Shù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子楝树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caspermum gracilentum (Hance)Merr.et Perry[E

  • 阴地蕨

    《中药大辞典》:阴地蕨药材名称阴地蕨拼音Yīn Dì Jué别名一朵云(《天宝本草》),花蕨(《植物学大辞典》),独立金鸡(《贵州民间方药集》),独脚蒿、冬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 小倒钩藤

    药材名称小倒钩藤别名小乌泡、刺茶、小鸡脚锁梅、鸡脚锁梅、三叶悬钩子来源蔷薇科小倒钩藤Rubus delavayi Franch.,以叶、根、全株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微酸,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大火草根

    《中药大辞典》:大火草根药材名称大火草根拼音Dà Huǒ Cǎo Gēn别名野棉花根、土白头翁(《重庆草药》),大头翁(《陕西植药调查》)。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大火草的根。春季或

  • 葫芦七

    药材名称葫芦七拼音Hú Lu Qī别名大救驾、荷叶七(《陕西中草药》),山紫菀(《山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肾叶橐吾的根及根茎。夏、秋采挖,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