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祛风解表药疏散风邪的治法。风为外感病证的先导,故解表必须疏风。风寒表证用防风、桂枝、藁本等;风热表证用薄荷、牛蒡子等;风湿表证用羌活、白芷等。
见《浙南本草新编》。为隔山香之别名,详该条。
见《山东中药》。为拳参之别名。详该条。
出《抱朴子》。为粉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杨士瀛条。
病名。见《痢证汇参》卷四。即蛊注痢。详该条。
宋代太医局职称。掌管医学教育,由翰林医官以下的中级医官或选择优等学生及技术较好的医生充任。九科之下,每科均设有教授1名。
见《兰室秘藏·阴痿阴汗门》。即固真汤,见该条。
①《症因脉治》卷二方。栀子、黄连、苍术、厚朴、陈皮、甘草。水煎服。治暑气呕吐;或脾热痿软,肌肉不仁,身重不能转侧,纵缓不能举动。若呕吐,呃逆而口渴者,加葛根、竹茹。②《症因脉治》卷一方。栀子、木瓜、秦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芒种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