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眉棱骨痛

眉棱骨痛

病名。指眼眶上缘额骨作痛。见《丹溪心法》卷四。又名眉框痛、眼框骨痛。《杂病源流犀烛·眉棱骨痛》:“眉棱骨痛,风痰湿火,俱有病也。……有由风痰,眉骨痛连于目,不可开,昼静夜剧者,宜芎辛导痰汤;有由痰火,眉心并眉梁骨痛者,宜二陈汤送青州白元子;有由风热挟痰而痛者,宜芷苓散;有中风寒侵犯而痛者,宜羌乌散;有由湿痰,眉眶骨痛,而身重者,宜芎辛导痰汤加川乌白术。大约选奇汤上清散二方,俱为总治眉棱骨痛之剂。戴复庵分为二症,皆属于肝:一为肝经伤,头痛,眼不可开,必昼静夜剧,宜导痰汤加川乌、细辛;一为肝虚而痛,方见光明即发,宜生地黄丸熟地黄丸。”参见眉眶痛眼眶骨痛等条。

猜你喜欢

  • 唐翰文

    【介绍】:见唐玉书条。

  • 儿嗜灯花

    见《本草纲目》。即拗哭,详该条。

  • 大髻婆

    见《广东中草药》。为臭茉莉之别名,详该条。

  • 背输穴

    即背俞穴。详该条。

  • 风寒眩晕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外感眩晕》。因感受风寒外邪所致的头晕目眩。有风邪眩晕与寒邪眩晕之分。风邪眩晕,症见头痛额痛,骨节烦痛,身热多汗,上气喘逆,躁扰时晕。治以祛风为主。用羌活防风汤等方。寒邪眩晕,症见

  • 球子草

    ①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水蜈蚣之别名。②见《广州植物志》。为鹅不食草的别名。各详该条。

  • 恶中

    类中风之一。见《万病回春》。又名中恶。因冒犯不正之气所致。《医宗必读·类中风》:“恶中,……手足逆冷,肌肤粟起,头面青黑,精神不守,或错言妄语,牙闭口紧,昏晕不知人。宜苏合香丸灌之,俟少醒,服调气平胃

  • 舌苔

    也称舌垢。指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观察舌苔的变化,有助于了解病邪的性质和浅深、津液的存亡,是舌诊重要内容之一。正常舌面上均有白色薄苔,由胃气所生。病理的舌苔,则因病邪外侵或内有停痰食积所致。诊察舌苔,主

  • 痘科入门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

  • 二气双调散

    《医醇賸义》卷二方。人参、茯苓、当归身、牛膝各二钱,山药、枸杞子、肉苁蓉各三钱,陈皮、砂仁各一钱,半夏、青皮(蜜水炒)各一钱五分,沉香(人乳磨冲)五分。水煎服。治关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