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目偏视

目偏视

病证名。又名眼偏视双目睛通通睛。证见双眼平视前方时,一眼目珠偏斜于眦侧(称神珠将反);甚者偏斜眼之黑睛为该侧眼眶半掩或全部掩没(称瞳神反背),外观只显白睛。《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人腑藏虚而风邪入于目,……睛不正则偏视,此患亦有从小而得之者,亦有长大方病之者,皆由目之精气虚,而受风邪所射故也”。本病相当于今之斜视。如目珠转动灵活者,常伴有近视远视,视力极差等候,相当于今之共转性斜视。多由婴幼儿时脾气虚约束失权所致,治宜健脾益气,用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加减;由习惯不良或先天所致者,宜舒筋通络,用正容汤加减。症见一眼或两眼目珠骤然偏斜,向某些方向转动受限,兼见头痛目眩恶心呕吐,视一为二,但视物尚清晰者,相当于今之麻痹性斜视。常由风热风痰等所致,宜平肝清热,祛风涤痰,用正容汤或通肝散加减;因外伤所致者,在前方中选加红花桃仁丹参赤芍等活血化瘀之品。此类疾患皆可用针灸治疗。

猜你喜欢

  • 高深甫

    【介绍】:见高濂条。

  • 三字经汤方歌括

    见三字经合编六种条。

  • 九星

    见《素问·天元纪大论》。王冰注:“九星,谓天蓬、天芮、天冲、天辅、天禽、天心、天任、天柱、天英……”上古以见此九星为祥瑞。

  • 神农本草经读

    药物学著作。简称《本草经读》。清·陈念祖撰。4卷。刊于1803年。本书从《本草纲目》中辑录《本经》药物100余种,分为上、中、下三品。并附录《本经》以外的药品46种,分别作注文诠释。本书间附《本草崇原

  • 俞极

    【介绍】:隋代兽医。撰有《治马经》三卷。

  • 肝系

    肝的系带。《灵枢·论勇》:“肝系缓,其胆不满而纵。”

  • 外壅

    指病邪壅塞在体表。《素问·刺要论》:“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外壅,壅则邪从之。”

  • 葛应泽

    【介绍】:元代医官。名医应雷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任平江路(今苏州一带)官医提领。

  • 外感小便不利

    小便不利证之一种。见《症因脉治》卷四。外感小便不利包括运气小便不利、伤寒小便不利、阴寒小便不利。详各该条。

  • 畏寒

    即怕冷,有两种病理情况:一是风寒等邪气侵犯肌表,遏阻卫阳而致,为外感表证的主要见症,又称“恶寒”。另一是阳气虚衰,卫阳虚弱空疏,不能温养肌表而致,为阳虚证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