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牙痈

牙痈

病名。又名附牙痈牙蜞风。多由阳明胃经火毒郁而不宣,上攻牙龈所致。症见牙龈深处肿起,胀硬,焮红疼痛,甚则肿连腮颊,或发寒热口臭便秘。《疮疡经验全书》卷一:“牙边生痈者如豆大,此脾胃二经火也。宜用小刀点破,搽以冰片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牙痈胃热牙床,寒热坚硬痛难当,破流脓水未收口,误犯寒凉多骨妨。”治宜清胃、泻火解毒、消肿。可选用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等加减化裁。本病相当于今之牙周脓肿之类疾患。

猜你喜欢

  • 黄道栌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即黄栌,详该条。

  • 金创痉

    由金创等外伤而致的痉病,即破伤风,出《诸病源候论》。

  • 陈郁

    【生卒】:约1890~?【介绍】:字文虎。湖南郴县人。幼从经学家善化皮鹿门习儒,清光绪三十四年(1909年)入京殿试,授职京曹,分发学部。辛亥革命后历任教育部秘书、司长。其祖丹皆、叔宜诚,均精医学。得

  • 水形之人

    “阴阳二十五人”之一种类型,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其外貌特征为“黑色,面不平,大头,广颐,小肩,大腹,动手足,发行摇身,下尻长,背延延然。”性格特征为“不敬畏,善斯绐人。”体质和发病情况为“能(

  • 监仓之官

    指大、小肠。《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小肠者,受盛之腑也。号监仓吏。”卷十八:“大肠者,为行道传写之腑也。号监仓掾。”

  • 医阶辨证

    书名。1卷。清·汪必昌撰于1810年。本书对病状相同而病因不同的内外诸证加以辨析,阐述各病的要点,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但对有些病证,分析鉴别过于简略,或只是病名解释,是为其不足之处。原系抄本,后收入《

  • 产后阴户不闭

    即产后玉户不敛。详该条。

  • 费启泰

    【生卒】:十六世纪【介绍】:明末清初医生。字建中。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年轻时因考科举不中而钻研家藏医书,尤其注意痘疹科,并有研究。认为痘疹之流行和诊治与天时运气关系密切,如泥守古法成规,常常贻误病情

  • 刘养元

    【介绍】:见刘继芳条。

  • 铁脚威灵仙

    见《本草纲目》。即威灵仙。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