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火闭

火闭

病证名。①系指因火邪上炎所致之听力下降者。《景岳全书》卷二十七:“凡火闭者,因诸经之火壅塞清道,其证必鬨鬨熇熇,或胀或闷,或烦或热,或兼头面红赤者是也。”治宜清热泻火。可选用凉膈散龙胆泻肝汤加减。参见耳聋条。②闷瘄证之一种。系火毒内攻,疹难透发的证候。其症疹点见而急隐,面红目赤,肌肤焦热,舌燥唇裂大便或闭或泻,甚至气喘狂叫,神昏错乱,扬手掷足。治宜泄火透疹,用三黄石膏汤,或凉膈散。参见小儿昏迷条。

猜你喜欢

  • 胆病

    六腑病候之一。出《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少阳属胆,与肝相为表里。其病有寒热虚实之分。多因肝气有余、湿热蕴胆、胆气虚怯或猝受惊恐所致。肝气与七情有密切关系,故胆病多有胁痛及精神神志方面症状。胆内藏清汁而

  • 刘渊

    【生卒】:十八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圣泉。归善县(今广东惠阳)人。年轻时习武,兼好医术,辑有《医学纂要》(1739年)等书。

  • 石疽

    ①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生于颈项、腰胯、腿股间或全身其他部位的核块。因质坚如石,故名。多因寒凝气滞所致。分上、中、下石疽。状如桃李,皮色不变,坚硬如石,渐渐增大,难消难溃,既溃难敛。类似肿瘤

  • 残风

    病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又名地倾。症见眼睑若有人翻转之状。即风牵睑出。详该条。

  • 灸疮

    指因灸而灼伤局部所形成的疮。见《金匮要略》。《明堂灸经》曰:“凡着艾得疮发,所患即差;不得疮发,其疾不愈。”灸疮形成后,应保持清洁,勤换膏药,防止感染,一般经6~8周后灸疮自行愈合脱痂。

  • 近效术附汤

    见《金匮要略》。即术附汤,见该条。

  • 肾主恐

    同肾志恐。详该条。

  • 野鸡冠

    见《本草纲目》。为青葙之别名,详该条。

  • 霍心田

    【介绍】:见霍恺条。

  • 葵花茎髓

    见《安徽中草药》。即向日葵茎髓,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