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4卷。清·余景和撰。刊于1894年。本书收集了清代医家陈学三、薛雪、叶桂等人的外科医案700余则,分为首、项、面、口等13部,共73病证。医案除叙述病情治法外,还注有余氏的案语评论。
见《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一。即滋阴八味丸作汤剂,治证同。见滋阴八味丸条。
辨痛证的一种说法。快与痛相对而言。指外部疼痛而内无疼痛,表示邪气实于外。《难经·四十八难》:“外痛内快,为外实内虚。”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南天竹叶之简称,详该条。
病名。出明·龚居中《外科活人定本》卷二。生于乳头之下的痈肿。因乳根穴而得名,故云。详乳痈条。
《血证论》卷七方。白芍药五钱,甘草三钱。水煎服。治瘀血发热。
见《陕西中草药》。为红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伤寒论条辨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竹节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即葱白,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