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鼻毛。详该条。
详寸关尺条。
诊法上要综合点滴、细微的各种诊察资料。《素问·方盛衰论》:“诊合微之事,追阴阳之变……。”
病名。系指喉疳病之因于胃热上炎者。详喉疳条。
指五味所走的脏器组织。①《灵枢·九针》:“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②《灵枢·五味》:“酸先走肝,苦先走心,甘先走脾,辛先走肺,咸先走骨。”《素问·至真要大论》“先走”作“先入”,其义
见《岭南草药志》。为樟柳头之别名,详该条。
《医学心悟》卷三方。大黄(酒炒)、巴豆(去壳,去油)、干姜各一钱。研细,姜汁为丸如黄豆大,每服五至七丸,用姜汤化下。若服后泻不止者,用冷粥饮之即止。治中食,胸高满闷,用吐法不效者。若昏晕不醒,四肢僵硬
见《医方集解》。即五物香薷汤,见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生于频骨尖高处的一种疔疮,证治同疔疮。
病名。出《外台秘要》卷廿四。即代指。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