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870~1962【介绍】:现代医家。北京人,早年读文史,前清时拔贡,博读经史及医书,擅长于治疗虚劳杂病。治病主张四诊合参,医药并重,推崇《伤寒论》,重视七情内因的致病因素。曾在建国前创办北
脉学著作。又名《脉诀刊误集解》。2卷。元·戴启宗撰。戴氏认为当时流传颇广的高阳生《脉诀》,内容虽较通俗,又是以韵语歌诀的形式编写,但其中不免语意不明,立义偏异,并存在不少错误。遂以《内经》、《难经》、
见炅则气泄条。
即火力小而缓。味厚滋补药宜文火久煎,以使药物气味能比较充分煎出,又不致因火力太猛而过度挥发丧失。
病证名。见清·黄惠然《黄乔嶽眼科全集》。谓目至黄昏则视物不清,参见目常日夕昏条。
正骨手法。见《伤科汇纂》卷一。适用于肘关节脱臼的整复。医者一手把定患肘,另一手牵拉其前臂,然后向上翻折以使肘关节复位。亦可用于桡骨小头半脱位的整复。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系一般下级医官职务,官阶从八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见《云南中草药》。即滚山虫,详该条。
人死后的躯体。《素问·缪刺论》:“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
出《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方》作颈冲,并曰:“一名臂臑。”近人因作臂臑穴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