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江珧壳

江珧壳

药材名称江珧壳

拼音Jiānɡ Yáo Ké

来源药材基源:为江珧科动物栉江珧的贝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nna(Atrina)pectinata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捕得后,除去肉,取贝壳洗净,晒干。

原形态栉江珧,贝壳略呈三角形或扇形,壳质稍薄而脆,高75-176mm,长170-335mm,壳顶细尖,位于壳的最前端,壳后端宽大。背缘直或略凹,腹缘前部较直,近壳顶处有一稍凹陷的足丝孔。往后渐突,后缘略弯或呈截形。壳无中央裂缝,表面有10余条放射肋,肋上具有略斜向后的三角形小棘。但有些个体(如较老者)放射肋不明显,棘无或不明显。生长线显着,细密,至腹缘呈褐襞状。壳类色泽,幼体呈淡黄褐色,或体内黑褐色。壳顶常被磨损而显露出贝壳内面前半部相同的珍珠样光泽。韧带淡褐色,与壳背缘几等长。近壳顶内面的前闭壳肌痕小,呈椭圆形;贝壳中部的后闭面痕大,呈马蹄形。外套痕略显,与壳缘相距甚远,在肛门背侧有一粗在外套腺,末端呈球形。足小,呈棒状。足线褐色细软,极发达。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低潮线附的至水深30-40m的泥沙质海底。以贝壳的前端插入泥沙内,仅后端1/3露出沙面。生殖期5-9月间,雌雄异体,性成熟时的生殖腺,雌性为橙红色;雄性为乳白色,体外受精。

资源分布:我国黄海、渤海、东海、南海均有分布。

性味味咸;涩;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熄风镇静。主湿高分子;高血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5g。外用:煅,研末,撒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升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升麻药材名称红升麻拼音Hónɡ Shēnɡ Má别名金毛三七、三花七、阴阳虎、虎麻、术活、铁杆升麻来源为虎耳草科落新妇属植物落新妇Astilbe chinen

  • 鹊豆

    药材名称鹊豆别名鹊仔豆、雀仔豆、紫扁豆、黑扁豆来源豆科鹊豆Dolichos cultatus Thunb.,以叶、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甘、微辛,温。功能主治祛风行气,升清降浊,和中益肾。主治头

  • 半枫荷叶

    《中药大辞典》:半枫荷叶药材名称半枫荷叶拼音Bàn Fēnɡ Hé Yè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梧桐科植物翻白叶树的叶。功能主治治外伤出血。用法用量半枫荷鲜叶捣烂敷患处;

  • 峨眉石凤丹

    药材名称峨眉石凤丹拼音é Méi Shí Fènɡ Dān英文名Herb of Common Forkstamenflower别名一枝花、石凤丹、随身丹、小瓢儿菜出处出自《广西药植名录》来源药材基源:

  • 翠鸟

    药材名称翠鸟拼音Cuì Niǎo别名鱼狗来源佛法僧目翠鸟科翠鸟Alcedo atthis (L.),以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解毒,通淋。主治痔疾,淋病及鱼骨哽喉等。治淋病:翠鸟肉

  • 太白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太白菊药材名称太白菊拼音Tài Bái Jú别名紫菀千花、肺经草、柔软紫菀来源菊科太白菊Aster flaccidus Bung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

  • 山白蜡条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白蜡条药材名称山白蜡条别名山杨柳、白蜡条来源杨柳科山白蜡条Salix inamoena Hand.-Mazz.,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涩,微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调经

  • 菟丝

    《中药大辞典》:菟丝药材名称菟丝拼音Tú Sī别名唐(《诗经》),蒙(《毛诗传》),王女(《尔雅》),菟芦(《本经》),鸮萝、复实、赤网(《吴普本草》),兔丘(《广雅》),菟缕、菟累(《别录

  • 黄杞叶

    药材名称黄杞叶拼音Huánɡ Qǐ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黄杞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 Wall.[E.chrysolepis Hance;

  • 转心莲

    药材名称转心莲拼音Zhuǎn Xīn Lián别名西番莲、转子莲、转枝莲、时计草来源西番莲科西番莲属植物西番莲Passiflora caerulea L.,以根、藤和果入药。秋季果实成熟时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