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呃

气呃

病证见。见《杂病源流犀烛·呃逆源流》。指因气滞气虚所致的呃逆。中气虚者,宜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阳气欲尽,呕吐,呃逆,下利,两脉微涩者,急宜温阳驱阴,用干姜吴萸人参茯苓丁香柿蒂、炮附子等。气滞而呃者,宜木香调气散调气平胃散气郁汤。肺气郁痹,面冷、频呃、咽喉不爽者,宜舒展清阳,用枇杷叶川贝郁金射干通草等药。参见呃逆条。

猜你喜欢

  • 毛藤果

    见清·赵楷《百草镜》。为鬼目之别名,详该条。

  • 槐鸡

    出《蜀本草》。为槐耳之别名,详该条。

  • 痹气

    古病名。指气血痹闭而致的一类疾病。由于阳气虚少,阴寒内盛,以致气滞血涩,而闭阻不通。可见身冷或身痛等症。《素问·逆调论》:“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灵枢·官针》:“病痹气痛

  • 虫渴

    消渴病之一。《类证治裁·三消》:“有虫渴,脏腑生虫,耗津液而成消渴,苦楝子汤。”

  • 指脉

    即小儿食指三关的脉纹。出《古今医鉴》。要知虎口气脉纹,倒指看纹分五色。黄红安乐五脏和,红紫依稀有损益。紫青伤食多虚烦,青黑纹时证候逆。参见小儿指纹条。

  • 黄明生

    【介绍】:参见郑宏纲条。

  • 金元四大家

    指金元时期(1115~1368年)的刘完素(守真)、张从正(子和)、李杲(东垣)、朱震亨(丹溪)等四个著名的医学家。在学术上,他们各有特点,代表了四个不同的学派:刘完素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倡“六气皆

  • 主客配穴法

    即原络配穴法,见该条。

  • 论疾诊尺

    《灵枢经》篇名。尺,尺肤,即自肘至腕的皮肤。本篇讨论了各种疾病的成因,症状,和诊尺肤在诊断上的意义,故名。指出诊尺肤的润泽、粗糙、肉的坚实与脆弱、寒热等各种现象,有助于测知内脏的盛衰和病变情况。此外,

  • 风赤眼

    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零五。即目赤烂。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