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朱沛文

朱沛文

【生卒】:十九世纪中叶

【介绍】:

清末医家。字少廉,又字绍溪。广东南海人。出身世医,自幼从父学医,奋力研读自《内经》、《难经》以下多种医书及有关文献,包括当时传入之西医书,并曾到西医院观看人体解剖。积多年观察,撰成《华洋脏象约纂》(1892年)一书,详细介绍西方解剖生理学,主张中西医参照,对中西医有较中肯的见解。认为中西医“各有是非,不能偏主”,西医解剖生理学较详确,但西医“逐物太过,而或流于固”,中医“精于穷理,而拙于格物”,且因“信理太过,而或涉于虚”。并认为用西洋解剖、生理学来疏证《内经》,可使《内经》之理更加彰著。朱氏对宋以后富于实践精神的医家,如李时珍吴有性等多予以肯定,对有尊古倾向的医家,则表示不同看法。为我国早期从事中、西医学汇通的开明医家之一。

猜你喜欢

  • 吕震名

    【生卒】:1798~1852年【介绍】:清代官吏兼医生。字建勋,号村。浙江杭州人。1825年(道光五年)举人,曾任直隶州州同等官职。嗜好医书,为人治病,多宗《内经》、《伤寒论》等古法,于1850年编撰

  • 惊风痰

    病证名。出《医学纲目》。指惊风而挟有痰者,临床特征为在惊厥发作的同时,眼黑而气短促。多因肺为火热所锢,痰气郁结,风木鸱张,所谓“金囚木旺”所致。宜以熄风豁痰为治。如羚角钩藤汤加减。

  • 南吕

    六吕之一。详六吕、六律条。

  • 汪伯期

    【介绍】:见汪继昌条。

  • 肢节肿痛

    指四肢关节肿胀疼痛。多因风、寒、湿、热侵袭或瘀阻经络所致。《张氏医通·身体痛》:“肢节肿痛,痛属火,肿属湿,盖为风寒所郁,而发动于经络之中,湿热流注于肢节之间而无已也。”《丹溪心法·肢节痛》:“如肢节

  • 高旦中

    【介绍】:见高斗魁条。

  • 抻(chen 嗔)法

    推拿方法名。即拔法。见该条。

  • 周魁

    【生卒】:十八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杓元,别号澹然子。江苏江宁人。长于温病,撰有《温证指归》一书(1799年),主张详温证之原,辨温证之始,治疗注重保元,有一定见解。

  • 秦伯未

    【生卒】:1901~1970【介绍】:现代医家。名之济,别号谦斋。上海浦东人。早年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后任教于上海中国医学院、新中国医学院。治学态度严谨勤奋,有较高的中医学术水平。建国后曾任教于北

  • 掌心疽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五。即涌泉疽。见该条。